我上一年级时,先学拼音,然后学习汉字。汉字上有拼音,照着拼读,就算认得一个字了。
二年级开始学习查字典,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认识的字用音序查字法,查到字的意思。
这种方法一直延用到今天。
我想说的是,很多字的本义,压根不懂,因此读文读不懂,要么张冠李戴。
前些时读《北鸢》,看到了《步天歌》这本介绍天上星宿的书,顺手查了查,才发觉读经读诗读不懂的原因,我对很多字的本来意思全然不知。
举个例子:
《道德经》里有句“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不谷”是什么意思?不懂啊。
昨日读书偶然发现。“谷”是指水从山口奔涌而出,流向川地之地。本字与“不”组不成词,是“不穀”的简写。
“穀”的左下是“禾”,定是与粮食有关,也就引申为养育人类的意思,“不穀”是侯、王的谦称,是说我作为一国之主,没能好好照顾百姓,于心不忍啊。
这样理解,意思就通了。以后读经典时还要静下心来理解字的本义,小心引用错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