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羽生在一般读者眼里,是一个鼎鼎有名的武侠小说作家,而他作为一个文史研究专家的身份,却知之甚少。事实上,他对‘文史研究专家’这一头衔还是比较看重的。”——李斌《梁羽生传》
梁羽生在封笔之后,从1986年1月一直到1987年5月,持续500多天一直在香港《商报》上开写《金瓶梅》专栏,专门点评这部“第一奇书”。这些点评后来被收入《梁羽生闲说<金瓶梅>》这本书中。
读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梁羽生先生对《金瓶梅》中各色人物是怎么认识的。今天朱朱老师就来带大家看看梁羽生对潘金莲和武松的点评。
潘金莲:渴望爱,敢爱的女子
在传统观念中,一般都相信“红颜祸水”的说辞,因为它可以把男人的责任撇个干净,而把所有脏水都泼到女人身上。但梁羽生开篇就否定了这个说法,他认为:赞成“红颜祸水”的人只看到了“祸”而没看到“祸水”的成因。
一般的批评家认为,潘金莲就是“淫妇”,但梁羽生仔细剖析后指出:潘金莲的“淫”并不是天生如此,她是一步步被逼而成的。而且梁羽生还特别指出:
但她并不是天生的淫妇,在《金瓶梅》中,我们可以看到,她是封建社会中,受侮辱与受损害的妇女的典型人物。
也就是说,潘金莲起先是一个受害者,而不是去加害他人的人。
《金瓶梅词话》第一回写得清楚:
后日不料白玉莲死了,止落下金莲一人,长成一十八岁,出落的脸衬桃花,眉湾新月,尤细尤湾;张大户每要收他,只怕主家婆利害,不得手。一日,主家婆邻家赴席不在,大户暗把金莲唤至房中,遂收用了。
可见潘金莲一开始就是被张大户侮辱迫害了的,她的确是一个受害者。
所以,梁羽生说,赞成“红颜祸水”的人,只是看到了男人是受害者,却没看到潘金莲是一个受害者。
而潘金莲在被男人世界逼迫后,她遇到了武松,她希望向武松传达爱慕之情。
梁羽生认为,武松是潘金莲第一个真正爱慕的男子,所以她才主动去撩拨武松,希望得到武松的接纳和认可。
那么,梁羽生怎么看待武松的呢?
武松:被世俗道德约束的英雄好汉
潘金莲数次向武松暗示爱慕之情,希望武松有所回应。其中的细节描写颇多,梁羽生抓住了这些细节,分析了武松的心理状态和背后根源。
比如看到武松见了潘金莲挑逗低头的情节,梁羽生就认为:
武松是打虎英雄,天不怕,地不怕,却怕了嫂嫂的“妖娆”,不敢看她。心中若是“一尘不染”,又何须怕?
异性相吸,是一种本能。只不过在武松这一方面,只是“暗写”而已。
如果深入武松的潜意识去探讨的话,美色当前,不敢平视,恐怕乃是因为受到俗世的道德观念束缚之故,而他也恐怕多少有点害怕自己把持不定吧。
在梁羽生看来,武松的内心是有所松动的,不过他被俗世的观念束缚,只能守之以礼。
因此,在小说中,前期武松在和潘金莲的相处状态是十分拘谨。这在潘金莲看来,多少还带有几分可爱。
梁羽生还“批评”武松,认为武松既然要断绝潘金莲的意想,就不应该接受她的“厚意”,但他偏偏又接受了,这说明武松的内心并不是完全拒绝。
当然,武松非常理智。如果自己单独和嫂嫂潘金莲相处,必定会被人落下口实,那么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所以他做了一件聪明事,即让县拨了个士兵过来供使唤,这样也就能避嫌了。
也正是因为遵守礼法,不敢接受这份爱慕,所以最终武松没有越过那条红线。
最终,武松面对潘金莲的终极撩拨也爆发了:
武二是个顶天立地的噙齿戴发的男子汉,不是那等败坏风俗伤人伦的猪狗,嫂嫂休要这般不识羞耻!为此等的勾当!倘有些风吹草动,我武二眼里认的是嫂嫂,拳头却不认得的是嫂嫂,再来休要如此所为!
梁羽生说,武松之所以爆发,原因是为了维护自己“男子汉”的气概,同时也害怕败坏名声成为“伤风败俗的猪狗”。换句话说,武松是站在大男子汉的立场上去斥责潘金莲的。
武松第一个问题是不敢去爱,第二个问题是他从不考虑潘金莲和武大在一起生活是否幸福,他只觉得潘金莲应该守妇道。
从这方面来看,潘金莲的确是一个叛逆者。而武松呢,却是一个老卫道士了。
其实,潘金莲内心一直保留了内心对武松的爱慕。所以最终,武松故意说谎可以娶她,她偷听之后居然仍信以为真,最终被武松骗出来,结果了性命。当时潘金莲已然经历了诸多人事,但心里仍旧保持着那份爱慕,不得不说,这正是她悲剧的来源。
可以说,表面“淫荡”的潘金莲,在梁羽生看来,既是一个受害者,也是一个叛逆者,他同情她。而武松呢,其实不过是万千封建男子中的一员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