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具象化呈现出来的东西就是你这个人的总和。米帝流行一句俗话:“如果走起来像鸭子,叫起来像鸭子,那么它就是只鸭子”。换句话说:你表现成什么样的人,你就是什么样的人,跟你脑子里怎么想没关系。
如果只是尝试通过自律和内省的方式实现自我改变,成效都不会太理想,因为意识上的觉醒相距行动上的转变太过遥远,人人都知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真正做到的人,太少太少。应该怎么办?多实践多经历,只有实践才会教你重新做人;通过向外抓取对象,比如锻炼身体、改变言行、提高工作专注度--不断重复的做,这才是真实的“你”的表现,能“表现”出的进步才是真进步。
是“理”三分毒,不要轻易劝人读书。读书对应用能力强、务实会转向的人,是锦上添花,对只会读书的人来讲,只会加剧认知上的自我封闭,副作用更突出。很多人读书多了,会给自己一种“完美自我”的错觉,容易跟人争辩,容不下其它观点,知识分子的那股“倔”劲就是从书里汲取各种理论的结果,大学的愤青样本拿出来,清一色的读书爱好者,书读的越多越偏激,尤其是政治历史哲学类,都是大学愤青的标配书目。
一分知,九分行,少读书,多实践,现代人知道的大道理太多,留给实践的时间太少,结果就是越来越焦虑,焦虑就对了,因为大家也确实没多大进步。007写作社群给每个人带来的变化并没有预期的那么大,能写出一些有思考深度的文字的人,在现实中可能傻事没少干,在困顿里,未见得比不读书不写作的人有更好的应对,如果非要找出意义,那就是为实践留下火种,如果实践没有跟上,写作本身就是一种消遣时间的选择而已,跟运动、K歌、郊游并无本质区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