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8:00,新网师钉钉群,传来好消息,郝晓东院长打开信息:
《教学勇气》大家读完了吗?
准备听课的老师,请在周末前阅读完。
如果认真阅读完,听课会有收获。
如果没有阅读完,仅靠听课一般也听不懂。
因为我讲课的内容是根据已经阅读完的情况而设定的。
我不会掰碎了讲书,而是分析其背后的深层逻辑。
《教学勇气》书是收到好久了,一直没有拆封,为了能听懂一点点郝院长的讲座,立即找来这本书,打开,先读一些,不管读多少,不管读懂多少,且读且看吧。
群里的邱常培校长也说:自己读了一些,但是没读懂多少。之前听过一些讲座,对于自身的完全认同,郝院长有自己的理解。期待周六的课。只剩下四天时间了,加油,最起码先看一遍。
带着期待,带着美好,简单批注式读起来。
郝晓东早安打卡
#早安新网师 (131)[太阳][太阳][太阳]
准备周末课程,阅读《教学勇气》,今天再次读更清晰。
对于一线老师来说,这本书既好懂,又不好懂。
好懂,是因为作者用描述性的语言(不是论说型)写一线教育教学,所以,大多数老师总能找到共鸣处。
不好懂,是因为如果没有哲学基础,如果不能放在人类历史发展宏大背景中,就很难彻底理解作者说什么,为什么如此说。容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或者还会产生误导—忽视具体的方法与策略,转向玄而又玄的生命完整。
表面上,作者是针对教学的困境,提出自己的药方:教师生命的自我完整与自我完善。其实,深层次揭示的是:工业革命后,现代社会科学化、专业化、理性化带来的二元对立问题:教师与知识、教师与职业的割裂。
《教学勇气》预习题之一:
1.帕尔默说优秀的教学决不能依赖单纯的教学方法和技术上,而应该建立在自我认同和自我完善的基础上。那么什么是“自我认同和自我完善”?
2.帕尔默反对教师依赖教学技术和方法,但他又提出悖论的观点,赞同学习教学方法和技术,你如何理解?
3、治疗型共同体、公民型共同体、市场型共同体、求真型共同体的差别分别是什么?为什么帕尔默认为前三者类型不是教育理想的共同体?
1.14郝老师早安分享
#早安新网师 (134)[太阳][太阳][太阳]
1.昨天一天在图书馆阅读帕尔默的《教学勇气》,虽然已经读过,但因为周末要讲,所以从周一就开始重读备课。
备课需整本书粗读一次,精读一次,然后把每章要点梳理出来,再融汇贯通为一篇2万字的讲义,最后做成课件。这个过程,基本得用一周的时间。希望将来能形成一篇论文。
要出精品,不能取巧。现在作讲座或报告越来越有压力,希望讲出一些干货,唯恐浪费他人的时间,又不愿重复过去的内容,所以,每次准备都颇费精力。
帕尔默提出,课堂既不是以教师为中心,也不是以学生为中心,而是以“伟大事物”为中心,课堂要发掘“伟大事物”的魅力。
这个观点极富洞察力,但大多数老师也难以理解。难以理解的原因,一是缺乏哲学知识,如果理解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和胡塞尔的现象学,理解起来就比较简单;二是在应试教育中成长,习惯了被灌输与刷题,遇到的卓越老师不多,所以很少体会到知识本身的魅力,很少体验“有意义的学习”。
许多老师也会怀疑,如果以“伟大事物”为中心能保证应试成绩吗?本来许多学生基础弱,不爱学习,如果不以学生为中心,会不会更差呢?本质上,这都是因为对帕尔默的观点不理解而来的误解。
为什么帕尔默的这种观点在现实中做到者少?根源在于要做到,对老师的职业素养要求非常高,需要强大的学科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知识。而大部分老师缺乏自身认同与完整,只是希望尽快掌握方法和技巧,鲜有人能真正自觉投入对知识原理孜孜不倦的探求中。
这也是刘广文兄昨天谈到的,新网师与其他培训的差别,不只是具体的术,还有根本的道,唤醒老师对知识的热爱与好奇,激发老师对教师职业的热爱。
2.昨天开会给新网师核心管理成员通报了新学期的新计划,大家都非常振奋。我着重强调了几点:
1.管理自组织化,要独立思考,主动谋划,集思广益,不断创造;
2.成果精品化,从课程、公告、文案、设计等都要体现卓越品质;
3.信息流通化,工作之事在公开平台交流,成员之间彼此知道想什么、做什么,与外界多沟通,避免小圈子内自嗨;
4.管理去行政化,所有人称呼为“老师”,不称呼头衔,少寒暄,多说事,少赞美,多反思,少推脱,多担当。
群里有学员提出疑问:我的讲解,可能会起到一些导读的作用。但要读懂,除非自己穿越,否则没人能代替。也不要期望一次或几次能读懂。这样的书,需要我们成长后才能读懂更多。待在原处不动,只能“知道自己不知道”,甚至“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郝晓东
《教学勇气》这本书已经在我的书架上有半年的时间了,一直没有拆开读,不是没有时间,是我觉得还不能达到理解的高度。前天开始读,到今天粗略的读完第一遍,真的很懵,果然没有读懂。
那读后我记得了什么呢?
1.此书适合哪些教师阅读?帕尔默说:适合两种人读,一种是他们体验过快乐与痛苦的时日,而且这其痛苦时日所受的煎熬,仅仅源自其所爱。二是他们不愿意把心肠变硬,因为他们热爱学习、热爱学生、热爱教学生涯。
这一点很有同感,我在书中对这两条做了大概300字左右的批注。记述了为了一节课而痛苦一个月的煎熬经历。这就是源于热爱。而且符合了第一条,才有了第二条的基础。做个内心柔软的人,愿意做公益,主动做公益,越做越爱做公益。做公益不容易,若再能坚持实属难能可贵。
2.共同体是动态的,时刻都需要一个领袖人物。好的,真实的共同体就是如此。
3.教师的心灵是自我的认同与完整。这让我想到了。李镇西的老师说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妙。
郝老师提出的预习题目,没有想好,确实不知道出自己读懂什么。
好好听课,期待有所获。
2021.1.17郝晓东老师分享
#早安新网师 (136)[太阳][太阳][太阳]
1.昨天,在新网师教务群里谈两个关键词:责任心和卓越。
听课是学习,做事是修炼,都会促进成长。十年来,“敬事而信”是我在新网师学到的重要品质,让我受益匪浅。当“卓越”二字刻写成生命中的精神基因时,即使你做新网师之外的事情,也会不依赖他人而树立起自己的标准。人生,也才会趋向卓越的高度。
2.继续读《教学勇气》,写讲义。感觉一次难以讲透彻,拟调整为两次。
文章中一段话感触深:
“一个人拥有的每一个长处必定带来与其相关的短处。每个优点同样是一个缺点,一种局限。我们应当如何应对自身特长的负面影响或局限呢?关键是不要对局限“马上修补”,而是要深入地理解特长与其局限相关的悖论,深入地理解我们自身就是相反相成的悖论,这样我们才能依据完整的本性更从容自如地去教学和生活。”
理解了长处和短处的悖论,意味着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也更深层次理解自己的优势。心态变得从容而平和,减少患得患失。懂得放弃,选择适合的方式做适合的事。理解自己的有限性,不断走出舒适区,尝试突破自我,即使失败,内心也不会失衡。
2021.1.17
@宁超群(202061宁超群) 怎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郝晓东:提有价值的问题,一是习惯性追问,追溯根源,二是习惯性与其他理论链接,三是习惯性与实践打通。
@包瑞桢(199006 包瑞桢) 什么是自我认同和自我完善?
自我认同,即整体人格,是个体的遗传基因、原生家庭、求学经历、成长阅历等综合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独特而稳定的人格。整体人格表现为一个人比较稳定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什么是自我完善?帕尔默说“无论怎样都是一个整体,每当各种要素交汇一处来塑造和改造我的人生模式时,我是能够发现这种整体性的。自我完善需要我识别出有哪些要素是构成自我不可或缺的,分辨出其中哪些适合我,哪些不适合我,选择出使相聚于我内心的要素触发生机的联合方式。”自我完善,侧重于人格不断与外界的交互影响。
帕尔默说,“自我认同是构成我人生的个重要要素的总汇,而自我完善则是这些要素的联合方式,是促使我的人生完整协调、生机勃勃的,而不是分崩离析、死气沉沉的联合方式。”
健康的人格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和发展性。自我认同,强调人格的稳定性和基础性;自我完善,强调人格的变化性和发展性。但二者都强调整体性。
缺乏自我认同,人格分裂;缺乏自我完善,人格封闭。
第三章《教与学的悖论》,我是这样理解的:1.对世界的认识:本身是对立统一的;2.对自我的认识:身心灵的统一;3.对教师角色的认识:看到局限与潜能;4.对教学设计的认识:利用六个空间悖论;5.对教学实践的认识:要收放自如;6.对教学反思的认识,看到教学中的对立与张力。郝老师,我不确定自己这样理解是否正确?@执行院长郝晓东(执行院长郝晓东)
郝老师的课没听懂,书反复读,课反复听,希望能有一点理解。
郝晓东老师
#早安新网师 (137)[太阳][太阳][太阳]
昨晚,讲了《教学勇气》第一讲。
与过去不同,没有刻意注重深入浅出,而是注重讲清楚书籍的底层逻辑,注重知识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融会贯通,注重讲座的学术性而不是通俗性。
越来越觉得,正如跳交谊舞一样,知识这一伟大事物要在课堂上显现、豁亮,取决于师生共同的努力,而不单是某一方。
学术讲座不可能如相声、小品一样幽默风趣。
而要能有学术性,无法取巧。没有谁比谁就天生聪明多少,能有一点成绩,都是汗水、勤奋的结晶。
晨读一篇文章,说得好:“快是结果,不是原因。想要能力提升得更快,不是说学习过程就要很快。相反,越是快速提升的能力,反而越需要下慢功夫。也就是说,快速学习的前提是要能够做到:结硬寨,打呆仗。”
2021.1.21郝晓东老师
#早安新网师 (141)
昨天继续阅读《教学勇气》。
关于四种共同体模式,管理团队成员应该详细阅读,因为新网师正是以帕尔默提出的求真共同体作为理想范式和实践标准。
新网师—
既要增进成员之间的友情,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又要避免让世俗的私人际关系成为共同体的焦点。
既要注重民主、对话、协商,建立清晰透明的规则,但也要明白:很多时候,真理不是靠投票投出来的。
既要从实际出发,注重了解教师需求,研发能落地的课程,以免孤芳自赏,曲高和寡,但也要警惕片面注重结果忽视过程,片面迎合教师而未能发展教师。
理想的状态是我们谦虚地围绕在伟大事物周围,孜孜不倦地沉思、探究、争鸣、对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