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学在本科、硕士和博士阶段对于选择学校这个问题难以把握。
吴军有这样几点看法,①年轻人应该多到一些不同的地方见一见不同的人,②避免单一性,选择不同的学校体验不同的学术和科研氛围,③好的本科专业和好的研究生专业未必在同一所大学,并且经常不在同一所大学。在清华,有一个所谓的“三清团”的说法,即本科、研究生和任教都在清华,这种想法似乎是在最大化自己的利益,但是从长远来讲,这是“近亲繁殖”的受害者。学术研究不等同做生意,并非利润越大越好。学术水平的提高需要交流,虽然这可以通过开会和发布期刊论文完成,但人员的流动是最好的交流。
那么,学校、专业和导师,哪个更重要呢?根据吴军的经验,对硕士和博士来说,当大致的专业方向确定之后,导师比学校重要。对本科生来讲,先选学校再选专业比较好。
为什么导师很重要呢?因为他不仅能让你在学术界迅速站稳脚跟,而且可能对你一辈子的职业发展都有帮助。好的导师不一定告诉你应该做什么,但他可以告诉你不去做什么,这能帮助你少有很多弯路。
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学术界,至今还是比较讲究师门的。回溯历史,20世纪初欧洲有以玻尔为首的哥本哈根学派,除了玻尔,还有海森堡和波恩等顶级物理学大师,这些人不仅获得了诺贝尔奖,而且一辈子和爱因斯坦死磕,影响整个物理学的发展。为什么要有学派呢?因为今天的科学研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通常要通过接棒的方式走完从0到N的漫长道路,这就必须有一个梯队,要形成一个学派。一个学派的人未必来自一个单位,但是他们需要一个精神领袖,比如玻尔就是量子力学的精神领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