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军
见识 - 见识 - 见识 -命,就是一个人看问题和做事情的方法,独特想问题的方式和行事方式。
原则,寻找独一无二的价值。
我们一生中会经历各种麻烦,就好像别人或现实生活不断的扇我们的巴掌。
商业的本质是让人多花钱,而不是省钱。
人在满足基本的衣食住行需求,就会追求娱乐和享受,就是大脑不喜欢劳累,喜欢舒服,神经不需要运动。
经营和管理的秘诀,没有选择的好处。
未来商业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共享经济
提高工作效率很关键,而实际上在短时间里完成很多工作是办不到的,卫衣能控制的就是少做一点事,效率高低不取决于开始了多少工作,而在于完成了多少工作。
无关紧要的事情就不做,只做有价值的事情,而不是挤压时间把所有事情凑合做完。
每天只做三件事。
一个家庭比贫穷更可怕的是缺乏见识,缺乏爱,缺乏教育。
10000小时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还有其他条件才能补充完。
有两类科学家,一类是掌握了一个方法,研究什么都是一流的,他们往后的路,越走越宽;另一类是研究内容的,路越走越窄。
方法
①确立“愿景-目标-道路”
②习惯三次思考
③做过的,完成了的事情,都做记录
走完都有的路,做好都有该做的事情。体现在做东西,做事情上面,还表现在交流上。
年轻人不要在乎第一份工作的工资,第一份工作是给自己快速成长,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职场误区
一,工作职业分不清
工作是谋生的手段
职业是从基层做起,掌握越来越多的专业知识和行业动态,提升管理能力,最后能够把自己的公司管理得有条不紊。
二,做主人,相关的事情看到就做
三,语言暴力不理
四,多沟通
专利证书
不过, 今天我更想说的是对钱的态度, 而不是钱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如果用几句简单的话概括我的金钱观, 可以概括成这样5句话:1.钱是上帝存在你那里的, 不是给你的, 回头你要还给他。2丨钱只有花出去才是你的!3丨钱和任何东西, 都是为了让你生活得更好, 而不是给你带来麻烦。4.钱是靠挣出来的, 不是靠省出来的, 而挣钱的效率取决于一个人的气度。5.钱是花不光的, 但是可以迅速投(投资、 投机) 光。下面就来一一说明我具体的考虑。
钱只有花出去才是你的钱的本质是什么? 它实际上是对各种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量化度量, 而资源本身又可以分为自然资源和人的资源。 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我们不妨看这样两个例子
你之所以有钱, 是因为你提供了你的时间为大家做了有用的事情, 也就是说是将你的时间资源商品化的结果。 因此, 每个人钱的多少, 反映了他今后能调动社会资源(包括自然和人两种资源)的总量。 一个人有100万元存款, 另一个人有1万元存款, 前者可以得到的自然资源, 或者可以使用的他人的劳动时间是后者的100倍。 当然, 用钱换取什么自然资源、 使用他人傲什么事情, 是你的事情。如果体会了钱的这种本质, 你就能体会我所说的“钱只有花出去才是自己的”。 当你有效花钱时, 就等于有效地利用了社会资源, 而利用了社会资源, 就有可能获得更多的钱,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这时钱的意义才体现出来。 如果钱放着不用, 就失去了这个意义, 最终上帝会把它收走。 很多人说舍不得花钱去享受精神层面的产品和服务, 这其实是让自己失去利用资源进步的可能性。 当然, 你如果把钱浪费掉, 比如烧掉100万元现金(不论是真的点把火烧掉, 还是跑到股市上烧掉X实际上相当于将自己对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放弃了。 等你再想调动资源时, 发现调动不了了。
钱和任何东西, 都是为了让你生活得更好, 而不是给你带来麻烦世界上任何东西的获得都是有代价的, 钱也是如此。 我们总是希望得到所有想要的好东西, 比如当我们遇到一个喜欢的人时, 也想和他(她) 永远在一起, 这是人之常情。 在精神层面上的财富, 比如声望和名誉, 我们也想得到。 但是, 得到这些美好的东西都是有代价①沉没成本(3皿1^081), 在经济学中指代巳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 的, 更重要的是, 获得这些东西可能意味着我们要失去另外一些已有的东西, 这一点绝大部分人会忽略。 因此, 在追求任何好东西(无论是人、 物质还是精神层面的)之前, 我都会问问自己, 他们(它们)是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好还是给我带来麻烦。
见识 - 见识 - 见识 - 见识 - 见识 - 见识 - 见识 - 见识 -下篇,人生的智慧
幸福是目的,成功是手段
我喜欢用河流做类比。 一条河流的水量, 由它的长度、 宽度和深度三个因素决定, 一个人的影响力也是如此。 具体到从事音乐的人大抵有两类。 一类是迈克尔丨杰克逊这样的人, 拥有很多受众, 但是他的音乐比较浅显, 影响力也不是很持久, 就如同一条很宽却比较浅、 比较短的河流。 莫扎特则正相反, 他的受众从来就没有太多, 但是他的音乐有深度, 影响力绵长持久, 如同一条宽度不大却源远流长并且很深的河流。 虽然我们很难讲哪一种河流的水
欢女爱、 财富、 成就和影响力都可以让我们感到幸福。 不过, 学者们认为, 幸福感的本源只有两个一一基因的传承和影响力。
人和其他任何物种一样, 都担负着传承基因的使命, 因此当人们看到自己的生命可以通过基因一代代延续时, 会不自觉地展开会心的微笑。 不过这种幸福任何动物都有, 人终究还有高于其他动物的追求, 那就是他的存在和行为可以给世界留下烙印或者创造快乐。
当我们得知自己的所作所为给世界带来了或多或少的正面影响时, 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高兴。 而人的影响力则是由其作为的宽度、 深度和长度所决定的。
2012年, 我又回到离开了两年的谷歌, 发现公司在很多地方已经改变了, 甚至文化也变得不同了。 不过我发现, 当初写的一些代码被略作修改和封装后, 依然在广泛地使用, 其中使用率最高的一组算法已经被用在了上百个项目中。 这时的幸福感远不是钱可以换来的。
苏联文豪高尔基讲过一句话, “给总比拿要快乐得多”。 为什么美国的富豪会大量捐款给大学、 医院和其他慈善机构, 因为他们能够获得给予所带来的幸福感。 当他们看到自己的钱能够在宽度、 深度和长度上影响未来时, 一定比挣到钱时感到更加快乐。
相反, 很多中国人不愿意捐钱, 因为看不到这种行为的影响力, 捐了钱最好的情况不过是把名字刻在(大楼的) 石头上而已, 因此并不能从中获得幸福感, 也就懒得捐了。
一个社会要想增加民众的幸福感,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肯定每个人的成就’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在给予。
很多人好奇我为什么花这么多时间写作, 其实套用幸福学的观点很好解释。 人生是一条河, 每个人总希望自己这条河能够更宽一点、 更深一点、 更长一点。
要做到更深, 是靠自己的修行和对世界的理解; 而要做到更宽, 则是要和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共同做一些事情。 比如我在“得到”开设《桂谷来信》 专栏, 其实便是借助罗辑思维的平台将思想传播得广泛一些; 通过出版社出书, 也是类似的目的。
至于一种思想能否流传得更远, 则要靠思想的价值, 而这一点其实在短期内是很难知道的。
不过今天我要给那些指望通过十年寒窗苦读就一下子翻身的人泼点冷水, 因为那是不现实的。
寒窗苦读只是一种读书态度, 这种态度是好的, 但是社会竞争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长期系统性的竞赛, 寒窗苦读是成功的因素之一, 和经济条件好、 智商高、 出身好、 长得美一样, 都只是其中的一个变量而已,而命运是多个变量互动的结果。
这种因为寒窗苦读所以全世界都欠你钱的三观, 早一天毁掉比晚一天毁掉好。我知道, 很多年轻人确实不容易, 家境不好, 父母层次也不算太高, 他们节衣缩食供孩子读书, 毕业后也找不到好工作。 看到大城市里一些家境好的孩子从小就有更多的资源, 日后在社会上靠各种关系混得如鱼得水, 心里很是不平。 我也很想帮助他们, 但是给一两个人提供机会并不能解决大多数人的问题, 这些人最后的命运其实要靠自己解决。下面, 我就来聊聊怎样解决。
首先, 我们必须承认, 任何社会都是分层次的。 为了简单起见, 我们不妨假定社会分为100层, 站在金字塔尖的是第1层, 最底下的是第100层。 当然, 有人可能会说, 改革开放前中国很平等、 不分层, 其实不是这样的。
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读者可以去问问自己的父母他们当时的感受。 在那个时代, 农村和城市之间有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 农民进城被称为“盲流”。 城市之间也分三六九等, 我小时候去过绵阳城, 当时只有一条主要街道; 1978年我回到北京, 感觉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即使是北京, 也有大院里和胡同里之分。 那时交通倒不拥堵, 但马路上的车行道除了有少量的公共汽车之外, 其实是给极少数特权阶层的专车专用的车道。 在小汽车里的人和骑自行车的人之间, 家里装了电话的人和没有装电话的人之间, 是天上地下的区别。
事实上, 在任何国家、 任何时代, 社会都是分层的。 稍微好一点的社会不过是有一个上下层之间的通道, 让人员可以流动而已。 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 可以说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社会, 横向对比在全世界也算是相对公平的社会, 因此才会有“逆袭”这个词出现。
处在底层的人, 首先要认清楚这个现实, 才能有希望。其次, 我们就来谈谈逆袭这件事, 逆袭者的目标无非是在金字塔上往高处走几层。
没有一个国家、 一个社会, 会毎过两年就把现有的金字塔打碎, 然后随机地再建造一个, 那样的社会被称为动荡不安。 因此,即使经过了十年寒窗苦读的人, 也不要指望自己大学毕业时金字塔会被打碎, 然后大家重新抢位置。 所以我每次谈到这个问题时, 总是希望每个人都实际些, 不要期望一辈子能从第80层上升到前10层。
在美国,207。 最底层(按照经济收入) 的人, 只有47。 (也就是绝对人数的0.87。 )的人最终可以进入最上层的行列, 这个比例是非常低的。 因此,如果我们能经过努力往上挤几层就已经很好了, 而且只要方法得当, 还是可以做到的。
那我们该怎么做呢?我们假定, 一个人目前处于第70层, 他相比第69层的人一定有明显的劣势, 家境也好, 智力也好, 颜值也好, 运气也好, 总之有差距。
如果他努力的程度和第69层的人一样, 会是什么结果呢? 他最多待在第70层, 甚至会跌到第71层, 因为下面一层的人可能更努力或者遇到了更好的运气, 占据了他的位置。 很多逆袭者的误区在于, 只看到自己的努力, 而没有看到别人的努力。
另外, 由于第69层的人占有某种优势, 因此他付出807。 的努力, 产生的结果可能比第70层试图逆袭的人还要好。
所以逆袭不成功是常态, 成功的反而是少数。庆幸的是, 绝大部分人在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处在松懈状态, 而达不到807。 的努力程度, 这才给了逆袭者以机会。
不过, 处在第10层的人可能只需要付出⑴。 /。 的努力, 产生的结果都比那些第70层的人付出1007。 的努力结果要更好。 因此, 逆袭也要讲究实际, “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的情况非常少见。 美国商业部前部长路家辉在当选华盛顿州州长时讲, 从他爷爷家到州长官邸只有100米的距离, 但是他们家人走了两代人的时间, 说明逆袭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你读到下面这段文字之前, 我先要声明, 我没有丝毫要歧视三本大学学生的意思。我去过中国很多所大学, 从一本到三本。
不管他们为什么上了一本或者三本, 我要说的是, 三本大学的学生普遍用功程度远不如二本的,而二本的远不如一本的。 我在清华、 北大和上海交大这样的学校,
对于那些试图在金字塔上爬几个台阶的人来讲,要做的不是抱怨社会的不公平, 而是需要付出足够的努力, 同时把注意力放到最该关注的事情上去。
虽然我们通常会抱怨社会阶层固化, 但是往下的通道永远是非常宽的, 只要稍微不努力或者多抱怨几句, 就能往下走几层;
相反, 往上的通道即使再宽, 往上走也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如果不能像史蒂芬森那样看到自己的不足, 并且用半辈子的时间来弥补, 又用半辈子的时间往上走, 那么能够维持现有的阶层已经是烧高香了。
很多时候, 我们把太多的精力花在了选择上, 而不是经营上, 导致难以精进。 或许少些选择, 会更加聚焦, 也会让我们更幸福、 更成功。
有两个上帝赋予的特殊天赋是机器所无法取代的: 一个是艺术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另一个是梦想和浪漫的情怀。
如果你的生活和它们相关, 你不用为自己担心,因为你总能想到机器想不到的事情。 古人类学家一直想搞清楚为什么我们的袓先现代智人在和(包括聪明的尼安德特人在内的) 各种人种的竞争中最终胜出, 目前比较确定的答案是, 我们的袓先是唯一具有梦想能力的物种。 这个天赋传到了林黛玉的身上, 也传到了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 我们必须要用好它
我们中国人对这种事情有个通俗的比喻一一芝麻和西瓜。 郭台铭是捡西瓜, 王妈妈则是捡芝麻。 一个西瓜的重量是芝麻的两万多倍, 因此, 捡芝麻捡得再勤劳, 也捡不出西瓜的重量。
当然, 大部分人看到这里可能会不耐烦地讲, 这个道理谁不懂啊。 遗憾的是, 大部分人还真不懂。 我们不妨看看下面那些在生活中捡芝麻的行为, 就知道我所言非虚。“为了拿免费的东西打破头。 ^为了省一元出租车钱, 在路上多走10分钟。 “为了抢几元钱的红包, 每隔三五分钟就看看微信。 ‘为了挣几百元的外快, 上班儉偷干私活。 , 为了“双十一”抢货不睡觉。, 为了一点折扣在网上泡两个小时, 或者在北京跑五家店。
这些人的问题不仅在于时间利用得非常没有效率, 更糟糕的是他们渐渐习惯于非常低层次的追求。
人一旦心志变得非常低, 就很难提升自己、 让自己走到越来越高的层次上。 很多时候, 不仅是那些低收入的人会计较芝麻大的事情, 很多经济状况不错的人也不例外。
不少人请我带过一些奢侈品, 美国比中国可能可以省10。 力?20。 力的价钱, 一个苹果手机或一个名牌手袋也许能省几百元到两三千元。 这笔钱算不算是芝麻呢? 对于能够支付那些物品的人来讲, 依然是芝麻, 为了省这点钱花了很多心思非常不值, 何况请别人带还欠人家一个人情。
在这里我不想评论每个人的购物方式, 但是要指出的是, 当一个人的心思放到了捡芝麻上, 他就永远失去了捡西瓜的可能性。一个人在工作中也常常容易捡芝麻、 丢西瓜。
我在前面提到的伪工作者就是捡芝麻的典型例子。 那些人习惯于做简单、 重复且价值又低的工作, 因为那种工作不需要太动脑筋, 不会遇到非常大的困难。
但是,人一旦习惯于这种工作, 真正有创造性的工作就傲不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