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座生产型企业。最近员工的积极性有所下降,配件的生产数量持续走低。
早晨,员工们还是整点开工。这时看到往日写满生产计划的黑板,写了一个大大的数字14。四处问过后知道是老板写的,数字代表昨晚夜班完成的产品数量。
员工斗志果然被调动起来,黑板上的数字开始变化,15、18、25,最终定格到30,很难再有所突破。不知道哪一天,这个数字又得到了增长,原来是夜班自己延长了工作时间,也就是加班。白班随后也加入加班行列,与夜班继续竞争。
产品数量的增加,企业赚钱的利润随之增加,老板开始按制度给员工发加班费。加班费与工资的总额又高出平均工资很多,于是老板开始改革薪酬制度,所谓的改革就是削减工作日工资,加上加班费,总额还是具有吸引力。
产品数量的增加导致市场上的供需发生变化,产品的单价开始下降。老板的收益从暴增开始回落,价格的降低开始影响到员工的薪酬。老板开始削减员工的总工资,但即使如此,员工的工资还是高出行业平均工资很多,但却是建立在加班的基础上与高强度的劳作。
企业毕竟是一个不断需要补充新鲜血液的地方。
企业发现了一个问题,一天八个小时的工作,新员工无法获得足够的社会平均薪酬。定然招不到合适的员工,更别谈优秀的员工。加班虽然可以增加薪酬总额,却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加班。
加班是一种带有瘾性的毒药。老一辈员工已经回不去,拒绝加班,工资总额上不去。拒绝加班,企业的生产任务上不去。唯一的方式就是薪酬改革。但改的不是老员工的薪酬,而是新员工的薪酬。这些新入职的人,无论是底薪工资,还是计件工资都高于老员工,只有这样才能留住他们。企业对于新员工的要求只有一个,保密协议,薪酬保密协议。
怎么会是这样一种结果,不符合金融逻辑,却符合社会经济。
军事竞赛也是同样的道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基准线只会被拉高,打破地区的平衡,又趋于平衡,而再次平衡的过程已是充满艰辛。
亚洲人到欧洲开餐馆,这是一个不太需要专业技术的工作,只要有吃苦耐劳的劲头,退可以果腹,进可以小康。亚洲人的餐馆多受到当地人的歧视与排挤,原因是勤劳的高效。当地居民下午四五点开始陆续关门停业,亚洲人开的餐馆九点多还在灯火通明。当地餐馆、商店周日统一休息,或者去礼拜,或者与家人享受家庭的温馨,亚洲的店面与工作日无异。这样的结果就是赚钱总额不变的情况下,亚洲餐馆的价格可以更便宜。当地人开的餐饮店只能降价并延长工作时间,才能达到之前的经济生活,而且少了大量的休息与温馨时光。
这样的经济情况与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认知千差万别,而在发达国家的西欧,慢节奏的生活方式更让我们差异。那么我们就不需要提高效率并持续加班吗?显然不是。
两个探险家在森林遇到老虎,其中一人只要比另一个跑快一米,就可以保住生命,继续在森林探险。我们的高效与加班可以建立一种制约,拿捏好这个标准,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做的。
防弹可可
2020.3.1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