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知识那么多,该为谁付费?

知识那么多,该为谁付费?

作者: 懒牛随想 | 来源:发表于2018-06-14 14:49 被阅读8次

节前一周,大家的心思都放到过年上了,赶上9天不开市,成交寡淡,也是可以理解。所以今天就聊点别的吧。

为知识付费,我已经有两年的历史了。然而知识付费的大潮,其实从从2016年开始的,随着分答,知乎Live,一块听听等付费应用的兴起,才渐入人心。

有的知识,真的只有付费才能得到,比如说炒股的技巧。人家凭什么免费分享给你,自己拿去赚钱不是更好吗?反过来说,如果有人免费告诉你炒股的技巧,你在心里也要打个问号。

如何筛选合适的知识?知识合适,一要内容对你有用,二要价格合适。

我个人喜欢讲座性质的更甚于一分钟的问答。毕竟一分钟问答长度有限,能回答what已经功德圆满,对于why和how几乎不可能深入。同理,如果是系列讲座,那么更受我欢迎。毕竟系列讲座的深度,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会让我收益更多。

然而有一种讲座不是系列,而是比系列更长——包年制的。选择这种类型的讲座要谨慎。毕竟每个人肚子里的干货是有限的,量多了,质几乎不可避免的要下降。而且包年制预付费的特点,并不能督促卖方保证高水平内容的输出。我只有在对作者比较了解的基础上(长期跟踪,知道其确有干货,并且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而且在作者第一年包年(肚子里存货比较多)的时候,会考虑付费,如果买错了,就当是为情怀充值吧。

最好是能提前知道讲座提纲,以判断内容是否对自己有用。不然万一讲座只是以前公众号内容的合集,自己都已经知道了。或者讲座内容是面向小白做科普的,而实际自己是希望能够得到更为进阶的知识,怨谁呢?

关于知识定价,讲个段子。曾经看到一个问题,如果把一千万变为一亿。然后,这个问题值5块钱。你确定不是在逗我,我为了5块钱答这个题,你确定答案靠谱吗?

对于定价,我的想法是,至少不能低于翻译的价格(翻译以前是每千字80元吧,现在多少我真不太清楚了)。因为翻译只是知识的搬运工,不生产知识。

不要以为10块钱不多,就随随便便为知识付费了,甄别哪个讲座是否物超所值,不也是一种能力的修炼吗?

ps,春节期间本号停更一周,咱们下下周三再见啦。提前祝大家新春快乐,大鸡大利!

题图 by 钱永泽 from 摄图网

相关文章

  • 知识那么多,该为谁付费?

    节前一周,大家的心思都放到过年上了,赶上9天不开市,成交寡淡,也是可以理解。所以今天就聊点别的吧。 为知识付费,我...

  • 成长需要精要主义

    随着知识付费在国内越来越热,这句话也开始热起来:你懂得了那么多道理,可就是过不好这一生。在知识付费上花了那么多钱,...

  • 你没有进步不是没学,而是学的太多【90/1000】

    这几天伴随着罗胖的跨年演讲结束,有关知识付费的话题引发了大家热议。 不管知识付费的争议有多大,不管谁骗了谁,学习这...

  • 知识付费收割了谁?

    1 自打开了公众号以后,我见到了更真实的世界,当你用脑袋想到人和人之间的区别时,只要认知能力足够,世界也可以很精确...

  • 对付费学习的反思

    前段时间看一位同学的文章,对知识付费产生了怀疑,感觉自己花那么多钱那么长时间在知识付费上,包括加入007定期写作也...

  • 大学学生需要了解的一些学习手段

    知识付费大部分是贩卖焦虑,你只有付费之后才知道到底讲的好不好。 而且作为学生,钱还不是那么多,如果前几次付费都是听...

  • 12-15整理

    知识付费 知识付费转变为知识服务(为用户想要实现的目标提供充足的支持型服务) 知识付费和知识服务的区别: 知识付费...

  • 故事里的道理,讲道理用的故事,都不算真的

    听了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知识焦虑,催生了知识付费,让知识网红更有钱了,知识份子更有底气了。 不算坏事,...

  • 也许我们并不“会”学习

    知识付费课程不是“武功秘籍”! 知识付费课程不是“武功秘籍”! 知识付费课程不是“武功秘籍”! ...

  • 一年讲50本书,年收入过亿,樊登读书会凭什么?

    知识付费本质上是流量生意,重要的是有人有这个需求,谁的产品能够满足 “知识付费”的火爆令不少人媒体和内容创业者为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识那么多,该为谁付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mdy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