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完了一部电影《破绽》。影片讲述了建筑工程师特德布局周详、思维缜密,将年轻的检察官威利玩弄于鼓掌之上,最后却被威利绝地反杀的故事。
其中,特德跟威利讲过自己小时候的一个故事:他的祖父是个农场主,他会将有些裂缝的鸡蛋提前卖给蛋糕店。在特德10岁的时候,祖父有一次安排小特德拿着手电筒照看鸡蛋,寻找鸡蛋的裂缝,等祖父回来,他惊讶地发现小特德在300个鸡蛋上全都找出了裂缝,因为鸡蛋蛋壳本身并不均匀,在不均匀的部分之间就会有裂缝。
这个不起眼的故事实际上是整个故事的核心。
故事不仅在证明特德本身观察力超乎常人,善于利用他人看不见的“破绽”达到自己的目的,也在暗示着威利要到看似完美的谋杀里去找“破绽”。
整个故事真正的“破绽”在于特德的狂妄。
他精心设计,当场射击有外遇的年轻妻子,又借助社会的压力逼死了妻子的情夫罗布,自己一边调侃检察官威利,一边嘻嘻哈哈,成功脱罪,大摇大摆地走出法庭,一切都在他的算计之中。众人皆知他就是凶手,但是从警察,到检察官,到法院,都不能将他绳之以法。
从法庭出来后,特德的嚣张达到了极点,不管威利的极力阻拦,执意要拔掉躺在医院里的妻子的氧气管,准备潇洒开始自己的第二次蜜月旅行。
那他真正的破绽正在于留在妻子体内的弹头。
如果他的妻子一直躺在医院里昏迷不醒,那么他的罪名只能是“谋杀未遂”,一次法庭审判之后,检察官也会束手无策。但是因为对方已死,检察官就可以用“蓄意谋杀”来提起新一轮的诉讼。
当然,特德很擅长识破人性,威利是穿着晚礼服上的法庭,他本身已经准备离职,去高级律师所就任的,匆忙之中根本就没有研究案宗,特德一眼识破,抓住他急躁、心不在焉的“破绽”,让他法庭上措手不及,因而声名扫地,前途尽毁。
但是特德还是忽略了一个人良知的力量。威利因为“让一个杀人犯逍遥法外”心生愧疚,即使因此失业,也执意不愿放手,才终于找出了最后的“破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