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改正朔,易服色

改正朔,易服色

作者: 莫自闲 | 来源:发表于2023-02-16 22:42 被阅读0次

“正”即正月,“朔”指初一,“改正朔”即重新规定每年的正月初一的具体时间,引申为颁布新的历法。

在中国历史上,每当新的朝代开始,皇帝和大臣们便要“改正朔”。比如,商代夏后,改夏的十二月为正月,改“以天明为朔”为“以鸡鸣为朔”;周代商后,以夏的十一月为正月,又将“以鸡鸣为朔”改为“以夜半为朔”;到了秦朝,则又以夏朝的十月为正月,而汉武帝则重新又改回了夏正。

之所以如此频繁地改变历法,并非因为帝王们都是天文历法迷,而是出于一种政治目的。中国古代统治者往往以建立新的历法作为本朝的开国标志,从而体现新政权的权威与尊严。正如唐朝经学家孔颖达所言:“改正朔者,正谓年始,朔谓月初,言王者得政,示从我始,改故用新。”

为此,有的帝王甚至不惜弃用前朝的先进历法,而改头换面袭用过时的旧历。某些帝王虽然沿用前朝历法,但出于“重定正朔”的考虑,往往改换历名重新颁行。比如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建国之初,颁新历曰《大统历》,其实便是将元朝的《授时历》改了下名称而已。

不过,自汉武帝改用夏正以后,除了王莽、武则天、太平天国等改正朔外,后世的帝王一般只改年号而不改正朔。虽然如此,改年号、颁历法仍然是天子体现皇权的重要手段。旧时称历书为皇历,也是因为此。甚至直到近代,历法正朔,仍被视为政权的标志。比如,清末革命党所办报纸多不使用清的正朔,而以黄帝纪元,以示不承认清的合法性。

而“易服色”,也不是改变一下衣服的颜色那么简单,而指制订新的服饰制度。历朝都制定有专门的服饰制度,详细规定上自皇帝后妃、王公大臣,下及庶民百姓衣冠服饰的款式、色泽、纹饰以及换季时间和节日穿戴等。因为在中国古代,“易服色”也是改朝换代的象征,人们的衣着服饰与社会政治密切相关。比如,清代初期为了“剃发易服”而杀汉族男性无数,就是这种政治背景的产物。

相关文章

  • 五行与朝代、颜色

    商朝尚白色。(《殷本纪》:“汤乃改正朔,易服色,上白。”) 周尚赤,秦尚黑。(《秦始皇本纪》:“以为周得火德,秦代...

  • #红书房#读《史记》 304天:改正朔的传播原理

    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 历书·第二天 王者易姓兴起,承受天命,对始初(比如正...

  • 汉服:服饰色彩中所含的历史渊源

    古代受阴阳五行学说影响,《史记,历书》:“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秦灭六国,以为获水德之瑞,崇尚黑...

  • 刘裕为什么要将司马懿的后人灭族?

    关于刘裕“首开恶例”的记载:刘裕以帝为零陵王,居于秣陵,行晋正朔,车旗服色一如其旧,有其文而不备其礼。帝自是之后,...

  • 服色搭配

    4

  • 论中华正朔

    古来正朔所归,礼乐典章,首在历法。清季国步斯频,耶教僭窃,爰乱夏正,竟行夷历,实经权所关,无可奈何者也。俟元气少苏...

  • 初心易改

    从曾经的想征服全世界,到现如今只求初心未改,这样的我,内心是遭遇了多少波折,又是遭遇了多少现实的挫伤,才会如此彷徨...

  • 初心易改

    现实生活压人迫 你虽有心它却无 无奈只得日日辛 只为明天更美好 然而明天却依然 今日事来明日续 明日事来依旧序 初...

  • 积习易改

    积习难改,这是无数人类经验总结出来的,坏习惯一旦养成,就有巨大的惯性,迫使人们无意识地一再重复,这重复又壮大坏习惯...

  • 初心易改

    路走的时间长了,就忘记了自己刚来时的初衷。 就像一份工作,你刚来的时候是什么初心,那么走的时间长了之后,你是否偏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改正朔,易服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mhm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