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经济学,想必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boring。很想读,却又读不进去,很想懂,却又难以下咽。有这么一本叫《小岛经济学》的书,通过幽默的方式去阐释了经济学的那一点事,值得去翻翻。接下来几天,想通过几篇文章,分享这本书的有趣之处。每天花3分钟,了解多一点,或许会有一项不到的收获哦。
这是一个悲催的开局,没有一条狗,也没有一把枪,仅靠双手为生的三个人A,B,C生活在一座孤岛上。
他们仅以捕鱼为生,且每人 1 天只能捕 1 条鱼。1 条鱼刚好够 1 个人 1 天不挨饿。但他们都想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这样一来就必须保证每天的捕鱼量超过 1 条。徒手捕鱼,1 天最多也只能捕捉1条。
A想到制作一个渔网来捕鱼,这样未来就能免受捕鱼之累。可需要付出的代价是,必须牺牲 1 天时间以及挨饿去制作渔网,并且制作出来的渔网究竟有没有用,是不得而知的。
@image.so.com这里就揭露了消费不足,敢于冒险的经济原则。当现在的生活水平不如意,就会暂时延迟消费,去换取未来更大的消费,但有个问题是,暂时延迟消费所换来的结果是不确定的,有风险,风险的高低和我们作出延迟消费的资本成正比。
举个栗子:小明工资不高,但他想要在下个月买一个奢侈品给女朋友。那么,他就会暂时延迟这个月的部分消费去做股票投资,以换取未来更大的消费。这个时候一旦股票大跌,损失的就是延迟消费的那部分资本。
回到故事,A通过 1 天的挨饿 ,终于把渔网做出来了,并且在第二天顺利捕捉到 2 条鱼。就这么一个简单的行动,小岛的经济却发生了巨大变化。
@image.so.com因为A的捕鱼工具得到改善,所以生产力提升1倍,并带来很多收益。A之后就可以捕鱼 1 天,休息 1 天做其他的事,于是,储蓄出现了。让我们明白了一件事:工具的出现使得经济的出现成为可能。而经济增长的原因就是找到生产人类所需物品的更好方式。
这时,B和C就想借用A的渔网,但风险是假如BC把渔网弄破了,那A就要挨饿 1 天重新制作。B和C又说把鱼借给他们,等他们把渔网做出来后(不借鱼怕饿死都还没成功做出渔网),再还回去。风险是他们只吃借的鱼过日子,把做网的时间无限延长,这样A的储蓄就会没有了,还是要每天捕鱼。这时,金融思维出现了,BC借一条鱼还两条鱼。A什么都不用做,就能有两条鱼的利益了。
到这里,就知道对待储蓄的做法有五种:
1. 是把储蓄存起来
2. 是把储蓄消费掉
3. 是把储蓄借出去
4. 是用储蓄做投资
5. 是有机结合以上4种。
A最终把鱼借出去,获得 2 条鱼的利益,而BC也迫于还债的压力制作出渔网,三人的产能提高到 6 条 1 天。
试想一件事情,假如A迫于舆论压力(来自BC),把鱼免费给他们,那就成了BC不用工作,A得比以前更繁忙,小岛经济也发展不起来。
讲一个绕口的,尽管他们的产能提升了,但经济并没有增长,因为追求更多是人类的本性,所以他们每天吃更多的鱼了(消费变多了)。有趣的是,又因为消费增长了,所以经济才增长了。感觉很矛盾是不是,但这也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个现象,每当经济不景气,就出现增加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声音。
但是随着物价,或者说人们的需求增加,对于整个社会而言,经济是增长了,对于个人而言,其实个人的财富并没有得到什么增长。真正满足人们的需求是增加供给,在一定程度的增加供给使物价下降,既促使了消费,人们又省下了钱,自身财富增长的同时推进了社会经济的增长。
A获得利润,还诠释了一个现象:私人资本主义可以促使那些将个人利益(A不愿意免费提供)作为唯一动机的人帮助他人(BC借到资本获得改善)提高生活水平。
最后一个富人致富的原因(至少开始时)是因为他们为他人提供了有价值的东西,或者他所提供的服务对别人是具有价值的。
成长是终身的,有趣而好玩的灵魂,是碰撞出来的。阅读,让人心生愉悦,所以在闲暇之余,写点小分享,希望和更多的人交流,擦出一丝丝对生活产生感悟的火花。
每天3分钟,读懂一点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