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鱼 一

作者: Alpine | 来源:发表于2018-05-14 21:48 被阅读0次

           接连三百年战乱,原本的大齐从中间被隔断,一分为二,中部更是一分数十国。世家大族倒是过得安安稳稳,北方的世家门阀晃晃悠悠穿过中部小国南渡的同时,还不忘了找驻镇北方大营的大王要点可有可无的赏赐,然后又拍拍屁股走人。

      笑话!到了江南,咱穿的是绫罗绸缎,吃的是江南太湖产的一等一的大米,玩的是从东海各国进贡来的珍奇异兽,夜里更是有红袖添香。难道还陪你一个北方的蛮子在草原上看摔跤?

          就算是南方的兔儿也比北方的有意思多了!

      南齐最重士族,究其原因不过是山上仙家的老祖宗常都是士族出生。

      可是,这三百年里,山上人不理山下事,只管潜心修行。

      供了那么久神仙老爷的大齐还不是被北方的游骑揍的把祖坟都丢了?

      膏粱们夜夜笙歌,可却苦了百姓。有的百姓卖身做了世家下的部曲,靠着分下来的田地艰难度日;有家破人亡的流民则直接北上,相较于到北朝做最末的一等平民,南方的刑役到更像吃人的猛虎。北上好歹还能成留下些尸骨陪葬,待在南齐管叫你连尸骨都磨成了齑粉。

      可这北上之路又岂是那么好走的?二十年前,近五十万少壮由边境柘城入北地,一路上也是死伤无数,十不存一。

      十年前,还是征北将军的宋衍征召边境二十万流民,并数万官兵顺着驿道南下,一举破了金陵,接着就称了帝,国号梁。

      皇帝一登基,就撸了不少世家的管帽,又规定右丞相绝不从门阀子弟中调用,这才让寒门有了进身之阶。

      十年来,世家大族倒是收敛了不少,如今在官场上更是几乎夹起尾巴做人,毕竟现在那挂左右相印,人称“贤相”的范离可是实打实的寒家子弟。

      尽管过的没以前舒坦,可是过的憋屈点儿也比和范相这头猛虎搏斗来的舒坦吧?

      ————

          朝堂乱而流民生,流民生使江湖旺。

      蕴剑山庄建立于不过两百年前,历经战乱,竟从二流门派一路成了江湖的顶尖势力,家底也越来越殷实起来,并州望阳山上,亭台楼阁,飞檐翘角不计其数。如今更是稳居山下江湖第一把交椅,就算是算上山上的仙家势力,蕴剑山庄也必然在前三之列。

      其实,蕴剑山庄的发迹也不过就是这百年的事。

      上一代庄主自小就入江湖游历,待回到山庄,就不知从哪学了一身强悍无比的武学本领,更能以通神剑术令天下人信服,一柄银霜剑,有斩妖、降魔、开天、裂地之能,又强夺了并州棠溪郡某个小世家的祖宅,一剑削去后山山顶,把山庄迁了过来,改名望阳山。

      那小世家的家主,从郡守府一路告到了州牧衙门,两位南齐的大员愣是不敢踏进山庄半步,甚至还派小厮送了两把珍藏在库房里的名剑。

      一时间,南齐江湖上,望阳山剑神的风头一时无两。

      前来找剑神切磋的侠客也是络绎不绝。

      不过,剑神有剑神的规矩,比剑,当然可以,可是输了,这剑可就得归了山庄。

      毕竟是江湖人,又是数一数二的豪侠,谁愿意承认自己技不如人?于是,一柄、两柄、三柄……名剑几乎要堆满了山庄的库房。

      哭爹喊娘?莫说你甘愿做儿子,就是要做孙子也不还!

      每天被门口没了剑的剑侠们聒噪,老剑神觉得有些烦,于是一身令下,在郡城外边建了个小院,挖了个两丈余深的大坑,把剑都扔到了里边,又引来附近护城河的流水,以无双剑气封锁池面。

      立下规矩:若是有人能在池边令剑自行飞出认主,这柄剑便归了他。

      名剑有灵,没了剑的剑侠们以为这自然不难,对老剑神感激涕零。可谁知道这些见过老剑神使剑的败家玩意儿胳膊肘却向外拐,对自己亲生的爹妈不理不睬,反倒是老剑神这个继父吃饱了过来散散步,却引得池里的剑条一个个在池水里游来游去的,要是有个尾巴,怕是早就摆的像拨浪鼓似的了。

      好吧,那等剑气散了我自己下水捞总行了吧?

      怀着这种心思等到剑气将散的侠客们第二天一起,就看见池面上又多了一层的剑气,和老剑神坏笑着的脸。

      这老狐狸!

      好,那就等你这老不死的归了天,让我的后人回来取剑!背着、挂着各色剑鞘的剑侠们咬牙切齿的离开了山庄。

      至此以后,剑池之名日盛,仙子、侠客、官吏……无人不以能有一柄剑池的剑为荣。

      一些剑痴为了取得名剑的认可,甘愿以强大的战力作为蕴剑山庄的宾客,在剑池旁边搭个小屋,每日在池边练剑,是为剑池奴。

      每逢下雨,剑池边便烟雨朦胧,人影、剑影无数。

      可是,整整二十年,剑池的剑不减反增,仅有三把剑从剑池流出江湖,无一不是在江湖传闻的武评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到了后来,老剑神自知时日无多,干脆就把自己的银霜也丢进了剑池。

      原本打算打发自己孙子过来取剑的老人们听说这个消息之后更是直接当场吐出血来,不少人和老剑神一并归了天。

      ————

      到了这一代庄主顾翊,虽说修为只有三境,刚刚迈进了第一等武夫的门槛,但是要是说起这铸剑本领和维护人脉的本事,他要是称自己是第二,就没人敢说自己是第一。

      单这铸剑一条,就引得北方朝廷的大王心痒难耐,硬是化成流民的样子,跑到南齐边境的棠溪郡求剑。

      衍铁制剑自然是少不了残次品,可顾翊眼中的残次品却也和普通人眼中的好剑也差不了多少,最后也都扔进了剑池。长久下去,剑池剑气自生,甚至常有异象,都是古时名剑认为即将遇到名主,寻着剑气,或是钻地、或是飞天、或是沿河到了剑池。

      二十年前,顾翊更是和如今的圣上,那时的游击将军结成了拜把子的兄弟,结果一不小心,就成了最有资历的从龙之臣。

      大梁立国那年,顾翊亲自铸了十柄神兵交给营造司,有剑名生、死;有剑名鬼、妖;有剑名醉;有剑名狂;有剑名绿竹;有剑名婵娟......皆能称得上是当今江湖上首屈一指的利器,林林总总十柄,一齐送到了都城。

      这十把剑并列兵刃谱第五,直接把原来占据第五的碧云刀挤到了第十五位。

          这便是剑水山庄的底蕴,寻常侠客倒是要计较计较花费,而剑水山庄的信条则是 “剑?管够”。

      宋衍又在都城城墙外围筑剑阁十座,将十柄剑悬挂其中。有山上的道家仙人画符念咒,筑成都城的护城大阵。自是固若金汤,自大阵建成以来,管你是家中有山上某位老祖凭借的仙家后人、还是江湖上臭名昭著的江洋大盗,到了大梁的都城必定是规规矩矩的。

      顾翊、宋衍这哥俩的关系好到了什么地步?宋衍是家中独子,因此这大梁也就不会有同姓王侯,这立国十年以来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王就给了他顾翊。

      顾翊——大梁棠溪王,好大个名头!

      只因为顾翊过去和还不是皇帝的宋衍练剑的时候说了一句,“你看,我爹是剑神,我怎么也得当个剑王才不丢脸吧?”

      尽管这武学境界过了那么多年还是没法看,但是到了朝堂之上,别说你什么世家贵族,门阀大姓,还通通都只能屈居这么个江湖子弟之下,你说是不是有些憋屈?

      别看位高权重,顾翊还嫌自己棠溪王的名号不够响亮,非得管自己叫“剑王”,简单粗暴至极,这位庄主却十分欢喜。总算是能在嘴上过过自己剑仙的瘾,他总爱这么教导那些行走江湖的年轻剑仙公子,“呸!你算个什么劳什子剑仙,老子那可是货真价实的剑王!”

          初出茅庐风度翩翩的小剑仙心里倒是早就骂的翻江倒海,可偏偏嘴上不能说一个不字,你说气人不气人?谁让自家祖传的宝剑还在人家的剑池里呢?

      好在咱们的“剑王”也懒得待在金陵那么个没意思的地方,就辞了实职回棠溪养儿子女儿去了,否则在这朝堂待上十年,还不闹翻了天?

      御史参他的书如同雪花一般,圣上当然罚,不罚那不是个昏君?不过只是隔三叉五的托他从少林要点自制的丹药,要么就是罚银一百两,还非得派一位当朝世家大员做钦差,收缴银子,充入国库。要知道此去并州,一路上行头、打点,花费可就不止这点儿,偏偏皇帝如今对国库又管的极严,路费盘缠一概自理。惹得世家大族叫苦不迭,最后干脆就知会御史别写他顾翊的折子,有些硬骨头不听劝,世家们干脆就买通了皇帝书房的太监,把折子都裹了裹,找个僻静的地方就烧成了灰。

      宋衍只当没看见。

      当然也有摘帽子的时候,可这帽子撸了一个又一个,没隔两年,皇帝又给安回去了,尚书的名头还没捂热呢,官袍还是顶新顶新的呢,就得差人把官印又送到并州去。

      长此以往,蕴剑山庄的名头也就这么在江湖传扬开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青鱼 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mks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