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1、2月,一直赋闲在家。目前,我的《2020年阅读清单》上记录着已经读完了12本书。具体如下:
1.金色梦乡[日]伊坂幸太郎
2.微习惯[美]斯蒂芬·盖斯
3.被讨厌的勇气[日]岸见一郎、古贺史健
4.100个基本:松浦弥太郎的人生信条[日]松浦弥太郎
5.金瓶梅(崇祯本)兰陵笑笑生
6.招聘内幕 黄仁胜
7.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 林欣浩
8-11.妖猫传(1-4)[日]梦枕貘
12.如何阅读一本书[美]莫提默·艾德勒 查尔斯·范多伦
《如何阅读一本书》出现地很及时,它让我静下来,停下来,认真思考自己的阅读习惯、阅读技巧,慢慢领略阅读这门艺术。从我读完的12本书来看,涉及文学、小说、业务、自我提升等方面,非常分散,完全没有聚焦。这是我长期以来的通病。做了太多的无用功,内耗严重,所以付出并没有太多的回报。
我的读书状态就是,一本接着一本读,一页接着一页读,一个字接着一个读,追求虚荣的阅读数量和速度。这种机械式的阅读方式,给我带来的获得感和愉悦感只能说是很少的,那么相应的,它的机会成本就太大了。
这段时间,我昼伏夜出,成了典型的夜猫子,身心俱疲。
于是,我开始反思。以阅读带动自我提升,这是我读书的初心。而这种低效和机械式的阅读方式,完全背离了我的初心,更让人心疼的是,宝贵的时间就这样白白荒废掉了。
我的疑惑和苦恼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获得了答案。在这里,不想摘抄读书笔记,只记录那些让我眼前一亮、醍醐灌顶的句子和自己的阅读心得。
1.阅读是主动的。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越主动,效果越好。
2.阅读有技巧,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主题阅读即围绕一个主题,同时阅读很多书,也叫比较阅读。显然,自己现在处于最低层次的基础阅读阶段,与小儿无异。
3.主动阅读要求提出问题并自己尝试回答。带着问题阅读可以说是阅读的核心,阅读时可以一直提醒自己,这本书说了什么,怎么说的,是否有道理,和我有什么关系,进行批评批判式阅读。
4.阅读时,要超越“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要达到“应该怎么利用它”的程度。既要知道,又要做到,也就是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才是阅读的目的和最高境界。
5.主题阅读的步骤:列书目→最相关的章节→建立主旨→议题→分析讨论。这里的启发最多,要作为今后努力尝试和个人精进的方向。
6.选择阅读书目时,不要过于佛系,不能摸到任何书或者文章都要读。如果读的书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内,你就没法通过阅读提升自己,这无异于浪费时间、浪费生命。所以,要选择那些超越你头脑的书。
7.当然,有些作为消遣、愉悦身心的书目,可以不考虑太多,佛系一些。
阅读这本书时,也是在践行该书阅读技巧和阅读艺术的过程。
我给自己罗列知识要点,一般不超过七条。这次也不例外。书中的精华和自己最需要的相结合,我想只要时刻提醒自己这七条就可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