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A 翻译为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生活中的人。它能在计算机上模拟人的操作,和我们的工作方式有很多相似的方式。然而,这是不是人做的事情它都能做呢?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这个界限又在哪里?
首先,回到 RPA 的本质上, RPA 到底是什么?
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译为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是一种 智能化软件,通过模拟并增强人类与计算机的交互过程,实现工作流程中的自动化。
-- 摘自 韩思工作室 - 《RPA 深度解读》
工作中的 RPA 其实就是一种软件,在计算机内部它是 逻辑指令的集合 。实际上它没有自己的硬件,只能通过调用宿主计算机的资源(硬件 或 软件)来完成任务。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 眼、耳、口、鼻、手、足、身体 这些 执行机构(硬件),还有自己的 思考能力(软件) 。
从上面可以看到, RPA 程序缺少了自己的执行机构。它是无法单凭自身去执行一些任务的,必须借助第三方的资源来完成任务。
换句话说,RPA 程序只是 逻辑指令的集合,它操控着第三方的资源来完成任务,就像一个 指挥官 。第三方的资源就像一个个听话的 执行者,精确执行了 RPA 程序的指令。RPA 程序运行起来之后,就像是 一个 指挥官 指挥着一批 执行者 共同完成任务的和谐画面。
跟着指挥走如果不考虑智能方面的因素,仅仅通过逻辑指令能完成的操作, 人类能做的事情 RPA 都能做。比如操作计算机,又比如计数等等;然而,很多事情除了需要一定的逻辑之外,还需要执行机构配合才能完成的,RPA 就受限于宿主计算机了。你可以很轻易地为自己倒一杯水,但是 RPA 程序要实现这个动作,首先需要宿主计算机拥有倒水的执行机构,其次相应的操作指令能供 RPA 程序调用,还要人给 RPA 编码这个动作的具体步骤。
可是,你见过能给你倒水的计算机吗?可见, RPA 不是万能的,它连给你倒一杯水的能力都没有。
回到前面的问题,RPA 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我觉得关键在于 宿主环境 及其 执行机构和 RPA 的编码逻辑 。RPA 能做什么,取决于 宿主环境 为它提供了什么 执行机构,以及 RPA 编码逻辑 是否合理。宿主环境提供的资源越多,RPA 编码逻辑 越好,它能做的事情就越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