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读书散文
语言对大脑的反向塑造

语言对大脑的反向塑造

作者: 方文武 | 来源:发表于2021-06-02 06:50 被阅读0次

李笑来曾经在《财富自由之路》中提出一个概念,即语言对思维具有非常强烈的反向塑造作用,如果在一种语言中根本都没有对应的词汇,通常情况下,人的大脑中也很难拥有甚至很难产生相应的概念。

比如中国人普遍知道的一个词语“上火”,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这个词,可以说我们身体出现的很多症状都可以归结为“上火”,似乎我们也习惯了这个词汇,尽管我们很难给出一个非常明确的定义,但只要你说出这个词,大多数国人就是知道。

更加有意思的是,上火的症状似乎五花八门、包罗万象。嗓子疼,上火了;口干舌燥,上火了;脸上起疙瘩,上火了……

总之,上火似乎是一个万金油式的词汇,是一个可以对日常生活中身体出现的大多数症状的总称,而治疗上火的方式似乎也特别简单,两个字,“喝水”,如果再精确一点,可以用三个字,“多喝水”。

老外的词语中没有“上火”这个词,按照李笑来的说法,老外的思维中也根本不存在“上火”这个概念,如果非要找一个对应的词语和概念,最多可以使用“发炎”这个词进行不那么精确地对应。

大神们总是能够注意到这些我们忽略的或者根本没有机会注意到的现象,并且大神还可以根据一些现象上升到理论层面,他们的发现能力、总结归纳能力、类比能力以及分析之后上升方法论方面的能力,的确令我们这些普通人汗颜,也的确令我们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以及得到这些知识的过程。

当然,在向大神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应该举一反三,从大神那里拿到“鱼”的同时,还要尽可能拿到“渔”的办法。

我觉得大神的这个说法,似乎在相对抽象的领域上更加有效,对于非常具体的、人眼都能够看到的东西,就不那么适用了。

例如荷马的一些著作中,能够看到“酒暗色的大海”这种令人迷惑不解的词汇。经过追根溯源,最根本的原因竟然是,古希腊文中缺少“蓝色”这个用于表示基本颜色的词汇。

然而,尽管语言中没有对应的词汇,人们仍然使用令人费解的“酒暗色”来描述,这也意味着尽管这个客观存在的颜色已经在人的大脑中形成映像,只是没有找到恰当的词汇描述而已。

尽管“上火”与“蓝色”都属于语言中缺乏词汇的情况,但对于人类的大脑来说,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处理模式,一种是完全没有对应的概念,更不要说用合适的词汇去描述,一种是大脑中有非常客观的反映,苦于找不到合适词汇去描述,只好借助于其他方式来展现,于是有了那个令人费解的难以琢磨的“酒暗色”。

相关文章

  • 语言对大脑的反向塑造

    李笑来曾经在《财富自由之路》中提出一个概念,即语言对思维具有非常强烈的反向塑造作用,如果在一种语言中根本都没有对应...

  • #每天读点儿书-3:

    《财富自由之路》3究竟什么是“财富自由”? 语言对人类有强大的反向塑造能力, 如果大脑对一件事情没有概念, 那么我...

  • 父母的语言

    一、3000万的词汇差距 二、语言对大脑的塑造 三、优化大脑的亲子沟通方式——3T原则 ...

  • 17.2.12对于财富自由的理解回顾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比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更难但更重(无论在哪个领域) 语言对人有强大的反向塑造能力(镜像反应?),如果...

  • 隐喻的世界:浅谈语言对思维的反向塑造

    「我们讲的语言并不单纯是思维的产物,我们的思维反过来会被语言所影响、塑造。」这并不是个新鲜的观点。 早在乔治奥威尔...

  • 语言的力量(摘抄)

    语言的力量 如果我们脑子里没有一个概念的话,我们的脑子就倾向于不去想那个事情。 语言对人就是有如此强大的反向塑造能...

  • 什么是财富自由

    李笑来 语言对人有强大的反向塑造能力 如果脑子里的一个概念不准确、或者没有准确、正确的定义,我们必然没办法准确、正...

  • 反向塑造

    1,语言对人有反向塑造作用,你有那个概念,你才会去想这个事情。 2,你对一个概念清晰你才知道怎么去做嘛。 3,是外...

  • 抱怨的害处在于让你放弃挣扎,为什么?2022-09-20

    因为我们的预言会反向塑造我们的大脑,你说的都是抱怨的话,大脑就以为抱怨过之后,这个问题就算解决了,这个关口就算过去...

  • 反向塑造

    人是很容易被“反向塑造”的。尽管本来身处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当面对差不多一个类型,一个阶层的人的时候,反向塑造就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语言对大脑的反向塑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msns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