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书评
那些被风吹散的日子――读《奥斯维辛:一部历史》有感

那些被风吹散的日子――读《奥斯维辛:一部历史》有感

作者: 绵绵无期 | 来源:发表于2018-03-19 22:42 被阅读0次

        如果人间有炼狱,那它曾经一定有个名字——奥斯维辛。——题记

        一本书,断断续续地看了近两个周,每次看,内心总是沉甸甸的,总想说些什么,却什么也说不出。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格外喜欢待在拥挤的人潮中,只有这样,我才会觉得脚下的这块土地是真实的。有时读累了,看向窗外,看着玻璃上倒映着的模糊的人影,看着街边的行人,我想:如今和平的生活,是以多少人的牺牲为代价的呢?如果生活可以重来,他们会不会后悔曾生在那样一个充满血腥、残忍的时代?

        小时候,总是喜欢听家里老人讲当年战火纷飞的日子,也爱听他们讲饥荒洪灾时逃命的日子,听到枪声响起时,一家老小要往深山里逃;饥肠辘辘时吃树皮、吃土、吃草充饥。那时的我们,总是把它们当作故事听,觉得这些离我们很遥远很遥远,可等我们长大了,才惊觉这些事不过一个世纪之久。100年能发生太多太多的事,100年前,500年前,1000年前,发生过什么,也不过历史书上寥寥几句话而已。那些不甘的冤屈,那些沉重的伤痛,那些不屈的灵魂,渐渐消散在风里,只余下淡淡清浅的影子,执着的等待着,真相水落石出的那一天。

        战争年代,伤亡似乎都变成了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奥斯维辛集中营高峰时期每天能屠杀10000人,这对如今的我们来说不过是一组数字而已。我们只知道奥斯维辛曾是一座人间炼狱,可它究竟代表着什么、意味着什么,很多人对此却漠不关心,甚至试图质疑它们的存在。和平年代,有太多繁华的东西,让人们去追捧,战争的伤痛在时间的侵蚀中,一点一点的被抚平。就像在磕磕绊绊中成长的孩子,伤疤犹在,伤痛已忘。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书里的提起的人物大多在暮年时才愿意将那段黑暗的历史公之于众,使得这段过往错过了最佳时期的正义的审判。不愿开口的理由有很多,就像文中所说“人类的行为是如此易变和不可预知,常会被他们身处的环境所左右。当然,人们可以自行决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但对很多人来说,个人处境是影响这些决定的关键因素”。他们说“我们服从命令”,他们说“我们曾受欺凌”,他们也说“我们只是战争和政治的牺牲品”,在他们心中,早已想到了太多为自身罪恶开脱的理由。人性的扭曲、人性的丑陋、人性的真实,在过往一个个被揭穿的谎言中渐渐显露,也在真相的面纱被一步步揭开时,露出它的无情与残酷。

        当那段黑暗历史的经历者,一个一个的离开人世,当真相被历史的烟尘渐渐掩盖,那些枉死的灵魂,那些始终在追求、在等待正义降临的人们,脸上希冀的神采一点一点消失,怀着不甘与无奈时与地下的伙伴相见,他们是否会后悔漫漫余生所做的努力。战争遗留问题依然还没有得到公正的裁决,就像慰安妇,就像奥斯维辛遗留人,就像许许多多等待着犯人们承认罪恶和忏悔的国家和人民,始终在为最后的正义而奋斗,不惜撕裂早已愈合的伤疤,来向世人阐释战争的罪孽。

        “对过去发生的某些事件,我们不可能与之达成和解。任何人都不能!”因为,这是无数无辜生灵所付出的生命的代价,是无数被鲜血染红的土地的呐喊,是无数怀有良知的人们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历史不该被遗忘,也不能被遗忘,研究历史是为了引导人们明白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罪恶,并且为什么这些罪恶还会再次发生。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刽子手,拥有良知的人们,下一刻,也许也会变成视人命如草芥的恶魔。

          书中最后写道:人类从内心深处需要这个世界有公道存在,需要无辜的人最终得到补偿,有罪的人最终受到惩罚。但奥斯维辛的历史没有给我们这样的慰藉。而这段历史最亏欠的,就是比克瑙那些得不到救赎也无法安息的灵魂。

          即便“迟到的正义非正义”,但仍有许多不甘的灵魂等待着沉冤昭雪、真相大白的一天,哪怕几率渺茫,哪怕时间久长。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避免下一个奥斯维辛悲剧的上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些被风吹散的日子――读《奥斯维辛:一部历史》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mum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