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面试了一个应届生,专业知识扎实,谈吐表达清晰。面试结束前问他:“你期望薪资多少?”
他回答:“我主要是来学习的,薪资方面不看重,你们看着给就行。”
可能他不好意思谈钱,或是觉得这样回答,给人以谦逊、脱俗的印象。
事实上,这让我们觉得他不自信、不专业。招进来也不会创造多大的价值,从而大大的减分。
最终,我们录取了另一个,和他水平差不多,但更能表现自己价值的人。
公司不是学校,招人来的目的,是要提供价值,而不是学习。 连谈钱的勇气都没有,公司也不会相信,你能帮公司赚到钱。
01
爱财并不可耻
中国的传统观念是重农轻商,人们尊崇的是“重义轻财” “视钱财如粪土”这样的价值观。
这让金钱被污名化,追求金钱成为世俗、肮脏、小人的代名词。
任何事只要跟钱扯上关系,就是俗不可耐。爱钱就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
比如,一些刚开始小众的歌手,红了之后会参加商演或接代言,一些粉丝就会一边取关一边骂:“你变了” “没想到你这么俗”。
我实在无法理解他们的逻辑,难道有才华就该穷一辈子?
现代商业社会,能创造多少价值,就得到多少回报,这是最美妙的逻辑。
罗振宇说过一句话:“合法挣钱是世界上最体面的生活方式。”
大方谈钱没什么不好,最怕的是自己明明很在乎钱,却因没能力挣到钱,只好假装自己不在乎。
不爱钱,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优点。尊重商业规则,才会让人更爱你。
02
不谈钱既伤钱又伤感情
我一个朋友,最近辞职创业。她厨艺好,喜欢研制食物,于是酿制梅子酒来卖。
她选料讲究,精心呵护每个步骤,投入巨大。
前段时间她送了我一瓶,我一尝,发现很好喝。就说,“你这酒肯定供不应求啊。”
她说:“哎,没啥销量,1个月就卖了几瓶。”
我很纳闷,这么好的产品,怎么没销量呢,想跟她买几瓶,但她死活不肯收钱。
我问:“你是不是觉得,跟朋友收钱不好意思,所以每次都免费送?”
她说:“是啊,朋友来我这拿酒,一般就送了,不好意思提钱。”
于是我明白销量不好的原因了。
因为她每次都免费送,朋友反而会觉得难堪,并会觉得,可能是产品质量不好,所以不值钱。
同时也不敢介绍自己朋友去她那,怕介绍过去,她又会因为朋友关系不收钱,这样谁会好意思呢。
时间久了,周围没人跟她买酒,也没人给她介绍客户。导致她的酒就算优质,也无人问津。
如果她一开始就给产品定价,让朋友用钱来买,事情就变简单了。不但会一直来找她买,还会把酒介绍给周围的朋友,推荐优质商品也是一种好的社交方式。
她从小家境富裕,只要朋友借钱,她都会借给他们。而且大部分不去要,因为她觉得谈钱伤感情。
做生意时,她也延续了这种思维,销量不好是必然的。做生意前,端正金钱观是重要的功课。在商言商,无可非议,大家都舒服。
03
看不见的东西也值钱
我们会根据一个简单粗暴的标准:“是否看得见”,来判断需不需要付钱,比如食物,衣服等。
但对时间、才能、品味等,这些比物质更高级的东西,往往觉得不值钱。
常见的是:“你是做设计的,帮我设计个Logo,就随便弄一下就好”
可他们不知道,在一些设计师心里,是没有随便二字的。
既然答应帮你做,就要对做出的东西负责,不能做砸口碑的事。而认真做这些,都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成本。
当你花一天甚至几天帮他做好之后,他们不会觉得你帮了个大忙 “就这么简单几笔,举手之劳而已”。
不给钱就罢了,甚至不会觉得欠了你人情。
还有常见的如律师、心理咨询师等职业,朋友打电话咨询你相关问题,花费你数小时。
但他们不会觉得是在做咨询,更不觉得需要付费。
因为提要求的人是朋友,所以勉强自己答应对方,不好爽快拒绝。
但是,既然接受和拒绝都是勉强,不如勉强自己拒绝。这样既能让自己没那么麻烦,还能检验朋友。
真朋友会尊重你的时间和劳动成果,他们明白友情经不起亏待,更经不起消耗。只会占你便宜的朋友,不必深交。
滥用人情是最愚蠢的行为,表面占便宜,实际吃大亏。
人情永远比钱珍贵,你刷脸换来的好处,会压榨你的友情。长期以往,信任和感情会透支,让你失去朋友。
越愿意谈钱,明晰金钱上的界限,你们的关系才能更纯粹,更长久。
金钱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价值,并且造就了你的朋友圈。
希望你们能拥有知己,同时收获金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