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来了稀客2
/杨见遇
我一路猜测,会是谁来家里呢?哪位同学好友?红、莲,敏,霞……?或者是哪位男同学前来提亲的?哼!管他是谁,明白告诉他,咱是同学,免提……
还没进门,我就故意大声嚷嚷,稀客呢?
三哥指指堂屋,在里面坐着呢!
我大步跨向堂屋,早望见三嫂在跟一位女子聊着什么。是谁呢?谢天谢地不是男的 就好。我刚要搭讪,迅速后退两步,但见对方三十出头,瞧那圆盘,漆黑的眉梢,暗自神速调出记忆里储存的人物肖像 ,神速搜索、比照,还是找不出熟悉的痕迹 ,
正疑惑着,三嫂指指东院,客人在隔壁呢!
我冲陌生女子笑笑,遂朝东院去。估计那女子是找三哥治疗风湿病的。
穿过上房东窗前的过道,走两步即是我的草屋闺房。擦过小窗前,视野豁然开朗,但见母亲坐在院子里和一位老太太聊着什么。想来这就所谓的稀客了。
但见老太太头上包片咖啡色巾帕在一张带靠背的椅子打坐,上着老蓝色带大襟儿薄棉袄,下着一条黑色灯芯绒裤子,足蹬一双黑色保暖鞋。
走近两步,朝面孔顶真一看,但见黧黑色的长脸上,布满了麻坑儿,我不由脱口而出,姨奶,你来了,真格是稀客!
姨奶是母亲的姨妈,外婆的妹妹,两姊妹大眼一看,不似亲姐妹。外婆小巧玲珑,双颊白里透红,脸庞光洁展和,姨奶人高马大,庞儿又黑,一脸的麻子。我曾向母亲提出心中的疑问,母亲回答说,她们是亲姐妹,你姨奶小时候出过麻疹,落下一脸麻子。
初次印象里,姨奶就是个老太太,二十年过去了,姨奶没啥变化 ,好像还是老样子,正拿着一把新扫帚在扫院子,见我和二哥、三哥小妹妹去了,赶紧迎进屋里。
小时候通常是在正月初五那天,姐姐后面的四个小的带着油馍筐子两瓶酒或是两包果品去姨奶家拜年。两下相距十七、八里地,来回步行,够辛苦的。但是为着中午一顿丰盛的午餐,五角或者一块的压岁钱,我们有的是精气神!往往去时兴致勃勃,蹦蹦跳跳的,回来,都无精打采的,二哥老是鼓励我们三个小的,坚持走到四路馆,我们买甘蔗吃!
一听说有甘蔗吃,我们便来了劲头,拍手唱着歌,朝前走。
到了四路馆,二哥用他自己的压岁钱买了两根甘蔗,每根折成两段,姊妹四个人手一段,坐在街边,稍作休整,然后,一边吃着甘蔗继续前进,口、手都有事做,味蕾又得到满足,行路就不觉辛苦、难熬了。
大了以后,已对过年有些麻木,甚至害怕,自然不出去走动了,拜年大抵是三哥他们代劳了。
我不往,姨奶又不来,彼此一隔就是几年没见。最近见一次还是三哥结婚时 ,当时人多事多, 私底下没顾上和她多聊。
姨奶笑着答曰,家里有点事,出来动弹动弹。
以前,母亲说接她过来住,她老是推脱说,七老八十的人了,不想走动,怕身子骨经不起翻腾。还是住在家里安生些。
姨奶眯起眼睛打量我,你是老二?咋看着像三妞?姨奶年纪大了,都认不清了!
我是老二,老三还在外面打工。我闲住在家,帮我爹 打个杂,顺带读一读祖传的药书,学习一下。倒是你轻易不来俺家,这次来,一定要多住几天。
姨奶说,我都来三天了,想回去,你妈说等你回来着。
我回来了,你再住些天,反正你回去,又没别的事。
姨奶笑道,我可有事,要不,咋会出来动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