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花饭(一)

作者: 黄潮在高原 | 来源:发表于2020-07-07 15:58 被阅读0次

    四川南部乡村,家里来了稀客,推豆花接待是最高的礼遇。即使到了今天,生活好了,鸡鸭鱼肉都不稀罕,桌子上摆上几碗白生生的嫩豆花,那个档次一下子就提高到让人心满意足的地步。

    推豆花是最具仪式感的。家家户户的屋檐下,大多有一架石磨,平时闲置,一到家里要来贵客,勤劳的家庭主妇,早早的把堆在磨盘上的杂物清理干净,然后挑来清水,翻起可以转动的磨盘,露出磨心,从里到外仔细洗过。

    那边厢,早把自家去年秋天收获的黄豆精挑细选,一颗颗饱满圆润的豆子,清洗干净后用温水浸泡。天一见亮,家里的大人就把能推磨、添豆子的人叫醒。屋檐下,响起单调的推磨声,间或有勺子碰在石磨上,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这是推豆浆的过程。乡下讲究的人家,为了多出浆,会用新豆老豆搭配浸泡,如果自家地里正好有茁壮生长的豆苗,也可扯几片豆叶子磨进豆浆,要的就是那绿色自然。几千年农耕文化的熏陶,不要小看了乡下人的厨艺,他们深谙饮食调和之道。

    豆浆推就,倒进平时煮饭炒菜的大铁锅,柴火匀匀的烧开,豆浆沸腾了,待面上的泡沫消失,散发出浓郁的豆香,取来纱布口袋过滤,去除豆渣,重新洗净铁锅,倒入过滤后的豆浆。这时候,如果有早来的客人进屋,或者家里还有小孩,主妇自会舀起一小盆豆浆,用白瓷碗装了,请远道来的客人喝。

    从豆浆转换形成豆花,这是个飞跃。从火候到点胆巴水(或是石膏),最看手艺技巧,川南农村用一个字形容,点!点代表量,却又没有准确的数量,只是一个概率,全凭掌握大局的主妇去悟。用点形容豆浆到豆花的过程,是禅的智慧,是恰到好处,是拿揑到位。

    从推豆子到熬豆浆、点豆花毎一道程序都不敢马虎,必须认真对待一气呵成,所以才会有一句话,"杀牛都等得,推豆花等不得。"

    你家的豆花好吃不好吃,标准很简单,必须要有纯正的豆子的香味,豆窖水是甜的。川南乐山的豆花,最美在于淳朴。作家汪曾祺曾说:"四川的豆花是很妙的东西!北京豆花庄的豆花乃以鸡汤煨成,过于讲究。"谈到吃,我认为本真为上,花式太多就过了。远不如乐山乡坝头的豆花更存其本味。

    乐山农村,不会做豆花的很少,因为以豆花待客,已成乐山乡俗,每到贵客至,必有豆花,方能应景,至今仍保留。至于各家做法,总有绝技,嫩、老均有奥妙,嫩须得筷子可夹起,老不能有穿孔,穿孔即过。豆花除了自身的香味,还要靠蘸水更上一个台阶。豆花的蘸水,是把豆花推向星光大道的介绍人,一城一地、各家各户都有自己的绝配,川南夹江、峨眉山一线的食客,喜欢用豆瓣加上辣椒油,我母亲是白马场的,从小传承的豆花吃法,必须用纯正的菜籽油煎朝天椒,加上性感的小香葱和迷妹性的元荽,加油加少许酱油,她们家以为,这样本色出演才能完美体现豆花的香味。现在市面上许多打着豆花饭招牌的馆子,所卖豆花一股水臭,丝毫没有一点豆子的香味,完全是对豆花的污辱。

    我在这里反复强调豆花本身发散的香味,是因为世上许多人的嗅觉存在差异,他们仅有味觉,停留在甜、咸、麻、辣、酸、苦的层面。而嗅觉则是一种感觉,人对很多美味的辨识都是通过嗅觉进行的,据说人的嗅觉可以分辨三百多种不同的味。比如同是一根葱,炒肉的大葱,做作料的小葱,那香味是不一样的。即便是小葱,在讲究食材口味香味的眼中,也分大头的和小头的,根部有头有红色外衣包裹的小葱称为香葱,是做豆花蘸水的不二选择。

    一个合格的美食家必须具备嗅觉灵敏和味觉功能,否则就是南郭先生。

    现在而今大大小小饭馆里卖的豆花,以我对豆花的理解来看,很少有几家合格的。以乐山城为例,吃过的豆花饭馆子应超过百位数,打及格分的仅有几家,丽景园的浑浆豆花、牟子大悲寺边上的姐妹豆花、江南人家对门的三娘母豆花等。有一天,一个战友看见岷河路上有饭馆在门口支起石磨,每天都有人推豆花,我去了,直到凑近点豆花的铁锅,都没闻到豆子的香味。既然来了,勉强点了豆花和几道菜,果然,豆花不及格,充满了水腥臭。还有一次,住在草堂寺的杨哥说,鼓楼街巷子里有家小馆子,卖黑豆花,已经二十多年,想来应该不错,结果一去大失所望,除了豆花是用黑豆子磨的,几乎闻不到一点豆子的香味,有形无味。

    古郡犍为县倒是吃过几家不仅合格,甚至可以打分到良好的豆花,一次是去文庙,看望对古文有相当造诣的赖金普老师,就在文庙街边,一家简陋的苍蝇馆子卖的豆花;还有一次是嘉阳煤矿的三姨妈带我去鹭岛小区,一家小馆子,无论是红烧豆腐还是炒牛肉丝,都达到完美的口感。

    当然,走过路过乐山市许多区县乡镇,夹江城头的"文豆花",去迟了豆花卖光,只有豆腐可吃,生意兴隆。以我之见,豆花饭之魁首当推嘉阳煤矿所在地的三井,那里有条小街,三四家卖豆花的店子,其中一家叫"画眉豆花",那家人的豆花,是我认为唯一达到良好成绩的,我经常为了吃上那一碗豆花,不惜早起,从乐山开车六十多公里,经高速公路从犍为下转一段山路,就是为了那一碗弥漫着浓浓的传统香味的豆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豆花饭(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yzaq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