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几条读书写作感悟,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1、写作不要总是想着变现,而是要尽可能跟自己的主业进行挂钩。
企图通过学习写作变现来达到目的,就有点像通过讲笑话来变成脱口秀演员一样,非常难。
2、写文章,一定要想清楚主题。想要表达一个什么内容,不能过于盲目。
3、多去记录灵感乍现的句子或者观点。
比如,想要了解动物的生存方式,不是去动物园,而是去丛林。
4、在写作初期,一定要各种文体、方向都去尝试,不要给自己做太多限制。
比如各种书籍上介绍的不同形式的文章的写法,都去尝试着输出,通过大量写作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
千万不要一开始就给自己定性。多去尝试商业文案,看看这类文章到底如何写。
5、学生时代的作文,没有太多强烈的逻辑在里面,更多是一种套路。比如揣摩如何开头、如何用排比、如何用修辞、如何堆砌一些华丽的辞藻等。
但是,在实际生活工作中的写作,更多是一种逻辑表达,需要简介、清晰、通俗易懂。
所以,不能用写作文的套路去写非虚构写作。
6、写作频率,一周保持三篇文章即可。一方面可以兼顾质量和精力,让自己更好坚持,另一方面也给自己留出足够时间去学习和修改。
7、每天刻意关注跟自己内容相关的热点新闻,思考背后的本质。
8、日更自媒体文章,目的是为了获得自我个人价值,个人IP,但是日更很容易把自己的精力和意志力耗尽。
在这种情况下,每天都疲于应付,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对自己写过的文章进行修改或总结,无法静下来去考虑自己的认识和想法。
最终产出的内容质量很差,无法实现自己的写作初衷。
因此,谨慎日更,想清楚自己的定位和目的再做选择。
9、写作最难的是熬过漫漫长夜,熬过至暗时刻。而且,你不知道要熬多久。
但是只有熬,我们才能认清自己,才能看见自己。
任何积累,皆可复利。
哪怕再小的一个行为,时间久了都能成事。
10、训练写作,如何找素材是个关键。如何从我们生活中找素材呢?
你光辉的时刻;
你失意的时刻;
你的良师益友;
对你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对你影响最大的一部电影;
等等。
通过梳理自己生活中经历的各种人和事,去发现这些事情背后的真实触动,让自己明白自己真实的想法是什么。
11、主题阅读是非常好的学习方法,但是一定要注意一点,行动。
方法再好,如果不实际去操作,只会停留在表面,无法真正用方法来改变自己。
同时也要认识到,从知道到做到,中间有着无比巨大的鸿沟。
如果不行动,只能是在河对岸看,而无法深度参与。
12、读书、看电影时,遇到让自己有触动的内容时要进行反思:
哪个内容让我有所触动或感动?
为什么我被这个内容触动或感动?
这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
一本书或者一部电影,至少要关注一个这种问题。
13、如何用最少的时间去掌握一个领域最核心的知识?
古典老师建议我们这样做:
列出自己关心的问题;
找三到五位专业人士咨询,列出书单;
每本书去豆瓣和知乎去获取观点,这些讨论频率高的都是最核心的观点;
接着把这些问题再去找专业人士探讨;
最后用自己的语言分享出去,一定要有场景导入;
14、逻辑清晰的干货文如何写?
开头先去描述现状和问题,再去点明因为这个现状或者问题而导致出现的各种冲突、疑问,进而去分析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最后给出方法。
对于正文部分用认知圈思维法去概括总结,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15、知识本身是客观存在的。知识的价值在于帮助人去改变,如果你学了知识不去使用,不去改变,那么这个知识也仅限于知识本身,而不会变成有价值的东西。
学习知识的最大价值在于应用,并且通过应用让自己发生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