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斗室中,万虑都捐,说甚画栋飞云,珠帘卷雨?三杯后,一真自得,唯知素琴横月,短笛吟风。
【译文】
居住在狭窄的小房间里,能够抛弃一切私欲杂念,哪里还去管什么雕梁栋、画飞檐入云、珠帘卷雨的华屋?三杯酒下肚之后,胸中就会出现一片纯真自然的本性,这时只知道在月下抚琴,在微风中吹笛了。
【精读解析】
人居斗室,如能抛弃凡尘私欲,就不再艳羡雕梁画栋的屋宇。这样的人,心中纯真自然,抚琴吹笛好不自在。儒家所说的君子,能守住贫穷而没有怨言。无论是贫还是富,都是对人格与修养的一种考验。

《论语·学而》中记载了子贡和孔子的一段对话。
子贡问:“老师,你看一个人如果贫穷,但是他见了别人能自尊自爱,他不向任何人卑贱地拍马屁;一个人很富有,但是他完全不因为他的富有而骄傲,你觉得这样的人修养怎样?”
孔子听了以后说了这样的一段话:“还不错,但是还没有修炼到家。不如一个人虽然很贫穷但是却能以此为乐,也不及一个人虽然很富有却能够常常学习礼仪,懂得谦恭的好。”
在这里,孔子提倡的是“富而好礼,贫而乐”,但他也说过:“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其实,无论是贫还是富,都是对我们人格与修养的一种考验。
如果贫穷,你在这里可以学到悲观、厌世、自暴自弃、怨天尤人,同时你也能够学到豁达、通透、激励、勤奋;如果你是一个富人,你在这里能够学到骄傲、自大、得意、粗俗,但你也可以学到感恩、知足、回报、幸福。
古人云:“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当年陶渊明荷锄自种,嵇康树下苦修,两位虽为贫寒之士,但他们能于利不趋,于色不近,于失不馁,于得不骄。这样的生活,也不失为极高境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