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的普遍定义是“加密的分布式记账技术”,简单来说,是一种新的信息记录技术,而且是“加密的”“分布式的”。其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及高安全性等技术特征,能有效解决金融业务中的信任和安全问题。
在过去,银行采用的是“中心记账法”,比如,我在银行存100块钱,我存钱这个数据,只记录在银行的数据库里。除了银行,别人都不知道。这种信息记录的方式,就叫“中心式记账”。这也是目前银行业的数据被称为“数据孤岛”的原因,也是出于信息安全的考虑,银行之间的数据是不互通的。
而区块链技术采用的是“分布式记账法”,举例来说,就是不把数据存在一个中心了,而是在全网的计算机上都存一次。
![](https://img.haomeiwen.com/i8531660/394a05d4a80e1c0e.png)
区块链中,每录入一个数据,就会创建一个区块。区块分为两部分:区块头,记录当前区块的信息;区块体,记录实际数据。而下一个区块的信息,必须通过上一个区块的信息计算出来,区块链就这样,由一个个彼此嵌合的区块构成。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如果想要进行信息的改动是非常困难的,共识之后不会再有差错,具有开放性,共享性的特性,最大的好处是提高了信息的安全性。
![](https://img.haomeiwen.com/i8531660/c161978b61e0a475.png)
区块链技术非常适合运用在金融领域,可以很好的解决第三方信任问题。比如,支付宝解决了买家和卖家的信任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它。但有了区块链,全网的计算机帮着记录数据,不可能抵赖,就不需要中间机构了。假设未来取消各种中间机构,全部点对点交易,社会效率会大大提升。
目前,国内金融机构积极运用区块链技术布局金融业务。在银行机构的区块链应用布局中,跨境支付、供应链金融、贸易融资和贸易结算等是最主要的应用;在证券业应用布局中,主要是与Abs(又称资产证券化:大概意思就是将能形成稳定且持续的现金流切割,再进行结构化重组的一个过程)产品结合;在信托行业中,主要是将ABS产品与信托结合,提高了数字资产的安全性。
在区块链技术在金融行业的业务应用方面,作为底层技术,在数字票据、征信管理、跨境支付结算、供应链金融等业务中都有应用落地。其中,区块链供应链金融以助力供应链长尾末端中小微企业融资为主要特征,对完善金融体系起到了积极作用。具体而言,在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由于核心企业信用无法在供应链上流转,融资服务往往只能到达一、二级供应商或经销商,无法触及长尾末端有融资需求的小微企业;区块链技术结合供应链金融,能够实现核心企业信用以数字债权凭证形式在供应链上企业间流转,帮助核心企业信用有效传递变现,赋能供应链上的中小微企业。
而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金融领域会面临很多监管的挑战,需要解决其匿名性、开放性、对等性所带来的问题。
匿名性:缺失资金交易者'身份核验”,不满足金融合规KYC、AML(反洗钱)要求
开放性:缺失金融服务提供商的"资格审批”即牌照要求
对等性:无“法定超级权力”,用户对账户有绝对控制权
开放性+公开透明性:违反部分金融数据的"保密需求
目前,针对区块链的合规问题,市面上已有一些技术解决方案,如下所示:
联盟链的合规方案:当前绝大多数金融机构的区块链应用都是基于联盟链实现的。联盟链与公链最核心的区别,在于网络授权进入,仅对提前确认的联盟成员及联盟认可的参与方开放。
公链Stellar的合规方案:放弃“匿名性”,账户注册需完成实名认证;放弃“对等性”,设置“超级权力”可信节点,对账户注册与交易进行审查核准;保持部分“开放性”,即通过KYC的用户可自由加入网络,保持代码开源。
闪电网络的合规方案:基于比特币网络的二层清算协议;任意两个用户可创建链下支付通道,完成大量往来交易,最终交易结果在“链上”确认记录;类似于银行净额轧差的“清算”流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