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志|Meeting in Reading Salon

读书志|Meeting in Reading Salon

作者: 闪蝶 | 来源:发表于2018-04-21 19:55 被阅读39次

午后的阳光从玻璃窗外斜泄进来,像一层金色的薄纱轻轻柔柔地铺在松软的沙发垫上、咖啡色的地板上以及每个它能触碰席卷的角落里。

在主持人的邀约下,12个人,12本书,12种不同年龄和身份的人。在这间不足十平米的玻璃房,宛如十二只装着不同口味酒的高脚杯,觥筹交错着。只不过,我们喝的不是自己的杯中酒,而是品尝对方存酿已久且能让彼此心醉的味道。

大家围坐着,主持人是一位自由职业者,上海土著兼海归,短发,身穿暗蓝色的露肩套装。她按捺着大家积极发言的心情,面露笑颜,普通话里带着上海女人独有的娇嗲之腔,和大家打趣的同时也掌控起这个读书沙龙的前奏来。

先从我的《百年孤独》开谈,我是在繁忙之中赶赴书会的,先前未从工作的缝隙里挤出时间来做书的功课。

我面露尴尬,用手挠了挠脑后的头发,要知道,追回五百八十五天之前的那条记忆之绳,串联起当时从文字里咀嚼而来的那种感受恐怕有点困难。所以当时,我浅谈了数句后,就甘当一名合格的听众。

接着由一位身穿黑色T恤的男士做介绍,他说自己钟于阅读和女性有关的书籍,他想读懂女人心中所向往的男人类型,想在男女复杂情感里寻求女人的思维线索。

他分享的是《不念过去不畏将来》:书里面说女人选择哪种男人就是选择哪种生活,伴侣正是折射自我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婚姻的新鲜感和激情日渐殆尽只余下的亲情时,作为女性要怎样抛弃旧事建立起自己的新世界。

这位男士还提及自己年少时的情感经历,曾经从那位日籍初恋女友身上学会韩语,和女友交往的过程中他学会了重新审视自己,审视世界,说起女友当时所说的“同理心”时,他依旧万分感慨。

而作为一个男人,他看写给女人的书,他用男人的理性去解读女人的感性,这种感觉不亚于在寒冬邂逅一朵花开的惊喜。

然后,这位戴着黑框眼镜长发披肩的女士给我们带来了《1984》。她向我们介绍:这本书是反乌托邦三部曲之一,也是一部声势浩大的政治性巨作。

“在假想的未来社会中,独裁者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人性被强权彻底扼杀,自由被彻底剥夺,思想受到严酷钳制,人民的生活陷入了极度贫困,下层人民的人生变成了单调乏味的循环。”

大家说,这部书听起来有点中国史上“焚书坑儒”的味道。世界和平固然得之不易,但有压迫就有反抗,强权和愚民的手段势必不能长久,非人道主义政权也终将在一波又一波反抗声中土崩瓦解。

接下来是一位身穿Polo衫和卡其色短裤的年轻律师带给大家一本《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的书,单凭离经叛道的书名就足以勾人胃口了。

从头至尾,这位先生的谈话兴致颇浓,从心理学的分析到中国史的探寻,还有对其他书友发表的新观点、新见解他都能打断地淋漓尽致,且声情并茂,引人入胜。他身上既有律师职业者的那种严谨与博学,又有魔都男人身上那种风趣和不羁。

他说,书里边有一个片段是讲清朝男人的辫子被人拿刀割下后施了妖术,被割下辫子的人便会成为受人操控的傀儡,这些类似的妖术弄得举国上下人心惶恐。而读者重在讨论这背后的历史意蕴,叫魂故事可以从侧面帮助我们理解传统中国政治和中国社会的一些基本问题。

也有书友喜欢看Amazon畅销榜推荐的书,令人觉得权威可信。这位高高瘦瘦,白白净净的姑娘就是这样,她说自己看这本《关键对话》就是基于这种心态。听完,大家“呲呲”地笑成一团。

那位律师先生告诉她,畅销榜的排名是不定时更新的,可能网站为了促进某本书的销售,或在某一时期买那本书的人特多,书就位居榜首,但不代表书的内容含金量高。

要想看高分好书,可以浏览一些兴趣网站,上面会附上书籍介绍、书友的评分和评语,能迅速让爱书者拾到高品质的精神食粮。

而这本《做一个刚刚好的女子》是这位身着暗色花裙脚踩少女式黑色蝴蝶结凉鞋的女士分享的。

她说,作者那治愈系的文字有解救跌入感情深渊女人的力量,虽然生命里某些痛苦像樊笼一样无从逃避,但承受过后便会重获新生。“若爱,请深爱,若弃,请彻底。”只有受尽感情折磨后的幡然醒悟方能拥有这番大彻大悟吧。

这个穿着黑色T恤的女生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骨灰级”粉丝。她说,“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是我爱的诗人泰戈尔里最打动我内心的诗句,我每到一个城市都会买一本泰戈尔的诗集,我像爱自己的生命一样爱他的诗,他的诗有阳光、有花草、有一切纯真烂漫和幸福美好。

她语调那么从容,那么笃定,眼里却闪着律动的光,像一汪天池之水拨动着我们心田的乐章。

记不太清这本《精进》是哪位书友所分享的,只记得这本书为大家提供了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才能、成功七个方面的精进路径,只要依循书中的方法反复磨练,便可以日益精进,实现自我,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律师先生也不失时机地点评道:此书有点鸡汤的意味,但不失为一碗好鸡汤。他还在兴趣网站上关注了此书作者的——采铜,且表示自己很喜欢看作者在网络上发表的一些心理学上的文章,觉得观点非常理性客观且文笔有趣。

两性,似乎是人类永远避不开的话题,食之性也,是本能亦是需求。我们从儿时的单纯可爱逐渐地踏上这条幽径去开辟去探索,用猫的眼睛去渴求未知世界的喜悦,直至希望获得一种精神和肉体的高度契合。

《亚当夏娃在拂晓》由这位身穿运动装体型略显富态的男士带给大家,他很多时候都垂着头在看手机,但每当听到自己感兴趣的事,他便会不由自主地发表言论,或是在别的书友发言结束后,他会象征性地做出一个随意欢快的总结。为了收获真相和有趣,我将把这本书列入书单中。

身穿姜黄色上衣的女士分享了《禅与摩托车的维修艺术》。书里,笔者讲诉了“在70年代的一个夏季,他和一对朋友以及他的儿子骑摩托车从明尼苏达州到加州,走遍穷乡僻壤,将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向他十一岁的儿子倾吐,这个男人在游历中体悟生命意义、获得自我拯救的过程。”

旅行,在我眼里向来都是一个饱含生命力的字眼。工作之后,人就像机器一般在作业平台上运转。等到假期,背上那行囊出发,在路上捕获不一样的风土人情,高层次的人还能把旅行的经历和哲学联系在一起,得到一次心灵救赎。

坐在我身旁的女孩很特别,也很酷。她身穿长及膝盖的薄黑色针织裙,脚踩一双黑色厚底松糕鞋,一头海藻似的绿发垂在画着精致浓妆的脸颊两旁,手尖上涂着有金色碎片的指甲油,大耳坠和大戒指沿袭着欧式风的复古和浮夸。她有一种哥特式女孩的神秘和高冷。

聊天中她坦言,自己不喜欢与人接触哪怕是父母,尽管周围追她的人男女皆有,可她依旧是个不婚主义者。她说起自己的成长:懂事以来就活在父母失去爱情的婚姻里,他们平时又因工作繁忙而忽视了应给予她的爱和温暖。

从幼年起她就性格孤僻,十分反感与旁人亲密接触,哪怕是一个简单的拥抱都会令她全身发毛、感到恶心,她现在的感情世界完全自给自足。 我们问她,难道你生理上也没有半点欲望吗?是的,从不需要。自己只喜欢看书和艺术,还养了六条小狗。未来将移民荷兰,过着那种清淡平静的田园生活,来这里聚会完全是兴趣使然。

她推荐的《集体失忆的黑暗年代》,是一本黯淡的书,同时也是一本充满希望的书。 她说,这个时代里真正的知识分子总是需要忧患意识的,能够用自己的心去发掘浮华背后的失落,能够用自己的行动去捍卫人类本该拥有的尊严。

大家的沉默与她的慷慨激昂形成对比,可能我们只是在沉默中形成一种共鸣:这个女孩的思想,发着我们无法企及的光。

第十二本书在哪?在哪呢?事后我没能在那块白色的书写板上找到它的痕迹,脑海里也没有呼之欲出的印象,就不将它再作罗列了。

微信公众号/微博:阿莫的生活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志|Meeting in Reading Salon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nhf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