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开始之前,先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现在传统行业还能赚到钱吗?
楼市经济、虚拟经济、互联网经济、或者股市经济至少到现在都是走在时代前沿的。里面的人只要够勤奋、够聪明、够运气都能赚得盆满钵满。看到这,你的脑海里是不是会闪现出伟大的领导人所提出的口号,“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之类;那么这个现象多吗?看看你身边的人就知道了,真正赚钱的有几个是靠在传统行业里兢兢业业干活攫取出来的财富。攫取财富最简单的方式历来都是跑在时代的最前沿的技术或者行业。
文章主题开始之前我想让大家知道什么是泡沫经济!
新时代的到来,带动了很多人富裕了起来。可是大家都知道16世纪的郁金香泡沫,1637年,一个荷兰商人用6000多荷兰盾买了几十个郁金香球根,当时一个普通荷兰家庭一年的生活开支才300荷兰盾。今天我们在看这件事觉得太离谱了,可是在当时就算有人提醒这个荷兰商人“郁金香一定会跌”,他也不会相信,因为当他捧着这些郁金香球根从街头走到街尾的时候,价格就已经涨了三次。
最终,郁金香泡沫破灭,千万人倾家荡产。这在全球经济里很常见,再比如1985年9月,美、日、英、法、德五国的财政部长在纽约广场饭店签订了《广场协议》,同意美元贬值。同时,日本央行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大量资金流入房市,导致房地产价格暴涨。房价越涨,越有人买,越有人买,就会越涨。到1989年的时候,日本房地产的价格已经疯涨到了荒唐的地步。当时,日本的国土面积仅相当于美国加州,但其地价总额已经相当于整个美国的四倍。1990年,仅东京一地的地价就相当于美国全国地价的总和。普通的日本民众花费毕生积蓄,也无法买下一套住宅。在任何一个价格点上,都一定会有经济学家惊呼“泡沫”,还肯定有其他的经济学家呼吁大家赶紧买,还会涨。可怕的是每一次的还会涨都被他说对了,于是大家不会再相信唱衰的经济学家了。,因此是恐慌性买房,导致房价继续上升。
但是大家知道1991年日本的房地产泡沫破灭了,房价随即暴跌,房地产产业全面崩溃,个人纷纷破产,企业纷纷倒闭,遗留下了高达6000亿美元的坏账。这次泡沫还引发了日本经济的严重倒退。,这也是日本失去的“最好的十年”。这么可怕的泡沫经济,就没有人看到吗?就没有预警机制吗?谁该为此负责。其实身在泡沫经济中的人是看不到泡沫的,之所以是泡沫,那是因为这个泡沫是所有人共同想象出来的。所有人脱离了现实的信心,彼此激励、合谋、创造了一个大大的泡沫。这是所有最理性的朋友一起制作了这个泡沫,就像中国人过马路,无需红路灯,只要凑够了人就行了。
最后总结一下,什么叫泡沫经济?泡沫经济就是指虚拟经济过度增长,最终脱离了实体经济的支撑而形成的虚假繁荣现象。最终,泡沫会导致社会震荡,甚至经济崩溃。
泡沫经济形成有三个阶段。
第一,泡沫的形成阶段,当虚拟经济微胖的时候,主流经济学家认为这不是坏事。大家对未来发展报有正向预期,会刺激实体经济的发展,最终追上来填实泡沫!
第贰,泡沫的膨胀阶段,虽然此时资产价格已经严重超出其价值,但是因为群体想象已经形成,不断有人因为赚到了钱,又持续强化这种群体想象,泡沫越来越大。就算有人意识到了风险,也可能经不起诱惑,试图在泡沫中获益,成为推动膨胀的同谋。
第叁,泡沫的破灭阶段。最后能接盘的人,资本始终是有限的。交易开始趋缓、价格开始停滞的时候,泡沫最终破灭。资产价格回归理性,大量的人破产。中间离场的人赚到的钱,都是来自没有抽身的人。
这种基本群体想象的泡沫形成机制,非常像一种经典的金融骗局----庞氏骗局。只不过,庞氏骗局背后是有人费尽心机构建故事,让大家对无价值的资产产生群体想象,而在泡沫经济中,这种群体现象是自发的,所以泡沫经济又被人成为“自发式庞氏骗局。”:
我以上写这么多,是为了让你对人性心存敬畏,获得再大的成功,也要时刻问自己,什么是可持续的,什么是泡沫经济。
接下来说一下传统经济!
我在一个传统行业里,我周围的很多的朋友都看不到前景,第一,原材料价格高,导致利润下降,第二,市场饱和,进入者太多,导致价格下降,第三业务全靠关系,有时还拿不到钱,第四人才很难找,工资高,却没有责任心。很多人希望借助互联网找到出路?每次看到这个问题,我都会深深叹一口气,我很想帮助他,但不知从何说起,他的问题是互联网可以解决的吗?商业世界很美妙,但也有弱肉强食的残酷一面,可是对不少弱肉来讲,他们的问题首先不是弱,而是根本不知道自己弱在哪里,
产品、定位、营销、渠道、四个大象
一家企业的具体商业行为,其背后都是有其商业逻辑的。哪里弱?应该在哪里强的问题不好直接给解决方案,我想先给你介绍企业能量模型,想象一下,一个人正推着巨石上山,做产品,就是把这块千钧之石推向万仞之巅,获得尽可能大的势能,然后在最高点一把推下去,用营销和渠道减小阻力,把势能转化为最大的动能,获得尽可能深远的用户覆盖,这就是企业能量模型,理解了这个概念之后,我们也许会立刻明白,要把企业做好,就是要做三件事情!
三件事!
第一,把产品这块巨石推得越高越好,产品的创意,独特性或品质,或者说是它积蓄的势能,决定了它最高可以达到的销售量极。没有势能的产品是卖不出去的,就算能卖出去几件,其实卖的也不是产品,而是人情。
第二,人在山顶一推,巨石开始下滑,势能转为动能,营销,就是用减小下滑的阻力,广告、公关、线下活动、热点营销,加入行业协会,拿各种奖项都是为了提高客户对产品的优先选择概率。
第三,巨石开始水平滚动,这个时候需要渠道继续减小阻力,通过大量不设渠道的方式,比如线上线下,电话,互联网,上门推销,现在去田间地头走访,继续刺激购买者的购买欲望,从而使产品触手可及,产品营销渠道这三件事哪一件最重要?其实这个问题本身是有问题的,我只能问这三件事哪一件对你最重要。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上来,他们的根本问题是产品势能不足,产品势能不足,营销补;营销不足,渠道补,最后只好陪客户喝酒吃饭靠关系,但还是卖不出去,喝酒吃饭靠关系都卖不出去的东西,互联网也帮不上什么大忙。对企业能量模型不偏不倚的自我认知非常重要,“弱肉”必须知道自己弱在哪里才能变强,企业的问题,到底是因为能量水平不够,还是因为转换效率不高?我问过很多人这个问题,他们会认真的想一想再告诉我,我们企业的核心价值,是拥有与众不同的好产品。然后我接着问你们企业的研发团队规模大,还是销售团队规模大,是产品团队的话语权大,还是营销团队的话语权大,企业在全国各地开分公司是为了网聚本地研发人才,还是为了扩大销售业绩?
你们公司的销售需要请客户吃饭,陪客户喝酒吗?酒量大,酒品好的员工,因为过度饮酒,导致去医院打吊针,洗胃吗?第二天回到公司里,在公司里会有自豪感吗?听完到这些问题之后,你慢慢意识到,其实他们的核心能力是产品不行,从而导致过分依靠销售和渠道,其实我们身边大部分公司的做法都错了,正确的做法是公司做60分的产品,90分的是营销!但他们却认为是90分的产品,60分的营销,这就好像很多土豪,希望别人把自己看成贵族一样,很多渠道型的公司希望被大家认为是产品型的公司一样。
总结
现在的商业世界变化多端,刘润先生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商业世界的严重不对称,正在带来财富机会的极度不平等。如果你想变的更好一点,那么你因改想尽办法提升你的商业认知。我觉得咱们每个人赚钱的数量真的只取决你的商业认知。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多点商业知识,不光能对自己的多维度竞争力有提升,还能体会到商业世界的美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