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
朱棣以“靖难”之名与已经继承王位,要削藩的朱允炆对抗,历尽千辛苦继承王位。翰林院拟的年号是“永清”,朱棣大概不喜欢,改为“永乐”。
“永乐”成为朱棣在位的年号,这个年号很特殊,它曾经在十六国时期,五代时期,北宋时期被用过,到朱棣这里。已经是第四次以“永乐”为年号。
由此可见朱棣的自信,自古不要说年号,就是自己的名字大家都不喜欢与别人重复的。不是有句话吗:“撞衫不可怕,谁丑谁尴尬。”如果说撞衫是巧合的话,朱棣算是故意为之。他一定是自信自己统治下的“永乐”,是其它几个“永乐”所不能匹敌的,也不排除他故意拿其它几个“永乐”来衬托自己的嫌疑。
永乐元年,朱棣交给解缙一项工作,那就是修一部涵盖古今的书,直到永乐五年底,这部书才完成。它收录自先秦至明初各种书籍七八千种,共计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二万二千七百七十七卷,三亿七千万字。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等。
朱棣定名为《永乐大典》。它不紧紧是一部书,更是中华五千年积累下的财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