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28
语文的重要性
——小城散漫表达系列之“语文、重要性”
火山
受到“心灵港湾”版主的邀请,想写写关于“语文的重要性”题材。
应该来说,以前多少名人骚士写过,如果再从理论上辩个清晰,我看来不必了;因为理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我远远没有达到那个程度。我这人也算是懒散,但也不喜欢完全按部就班,就想有点空间自己话事。
从经历的真实体验上谈谈“语文”,我觉得还是比较合适。那种做人的真实感,才是我们想要的感觉吧。准确来说,从接触文字开始,我对它没有什么好感。什么“木、禾、米、竹、刀、弓、车、舟”,一接触就觉得有严重的分裂感;不过,好像有点认识事物的标识符号,看着别人大声吼,觉得也挺过瘾,所以也吼了起来,早读就是这样过来的。
唯一觉得好奇的是,儿时在农村玩中见到的各种事物,书中竟然有“描述”,心中总觉得好奇,书中描述总有点我达不到的神秘;那时老师简直就是我的神,那种儒雅、大度、张扬的感觉挺不错。学那个拼音时,我觉得特别好玩,所以学得特别卖劲,到现在为止,音标的发音准确性,都是从那个时候演变过来的;到了大学,碰到一个语音委的教授帮助我们整理一下,单音节发音更加完善了不少;不过,可惜乡音太重,语句说出来还是老广的音调,因此普通话评定水平是三甲——听说城区学校现在多要求是二乙以上呢。
音流若气流,正是有了这样的基础,我到现在能完全通过搜狗拼音输入法,完全将汉字以完整的拼音输入电脑,就好像弹钢琴那样;虽然没有弹钢琴那么声音缭绕,但是通过的轻轻的滴答敲打声,我也满足了做一个神游的文章小作者——正如曾国藩所说,文章贵在行气——其实心动驱动气动,气动调动意动,意动引发各种已经掌握的工具手法运动。所以,从不同的方面打下一些看起来无用的做法,我们也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有用;曾经我拿起笔,想写文章可是总找不到想下笔的感觉,直到计算机的出现——从某些意义上说,是计算机和互联网络拯救、安顿了我。
算起来,从开始想写文章来说,我的文笔不怎么样,总是没词想不出什么东西;现在回顾起来,估计那时还不习惯这些表达的文字系统——这种编码方式需要经过长期的练习;并不是说,看了多少作文选所能达到的,也不是说,你有多少感觉就能表达出来的;要练就气气呵成,需要长期的反复揣摩。开始,我找不到那种流畅的表达感觉,因为自己那时没有开悟,虽然想说清楚一些事情,但是表达的水准上不来。
曾经爸爸看过我写的作文,他说我文章里面废话很多,又长又臭;我也觉得自己丑陋,但是又没有办法,这是必经的阶段、手段。后来,我干脆完全放开,不理什么文法、辞藻之类,直接表达自己目前的感觉。一直坚持到现在,我的文笔好像越来越好,因为相对的真实想法,往往流露出人的真性情;哪怕只是在一个角落里呼号,那都是自己的天地、声音。
在不同读书阶段和媒体平台锻炼后,我发觉了自己心灵的相对纯净角落,所以就想维持这种状态,一方面和现实社会保持距离,另一方面写了不少的感想文章——现在多数写博文、日志等,但就是不写教学论文——不想趟入那个空洞、抄袭的领域;读大学时,早已经领教过那些东东,虽然我拿了学位和文凭,但这是立足社会的通行证,所以我勉强不愿地拿了下来,糊弄自己在社会的立足面子。
读书也好,工作也好,看过我的文章后,曾经遇到过一些鼓励我的人。从化的乡村语文报、今日从化报有过我的豆腐块,以前的初中语文老师曾推荐我去广播站组稿,人民网也推荐过我的文章上头版,人民网的联谊会馆邀请过我网络主持一些话题,从化电台也有一小段时间去做客串的嘉宾;当我发现自己的理性表现力越来越强时,我决定要懂得使用自己,不再寄人篱下,自己踏出一条生路——创业——做心智激荡的咨询方向。
当然,我要注意政策允许的范围,不然别人还以为我是反动的自由分子,我再次将自己明确定义:自由公共商业知识分子——文章交流为入门,思想交流为道路。
从这些种种的经历激发中,我分明感觉到:语文实际就是引领心灵走向自由王国的平台,也许这个平台就属于领悟者自己的,当然他表达出来就是属于公共领域的。
让我们都活得清明、自在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