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渴望被爱,被了解,而了解恰恰是世上最奢侈的事情了。廖一梅曾经说过,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相知的人才能互相扶持下去,就像《如懿传》中的乾隆皇帝与如懿,两人年少相知相恋,恩爱两不疑数十载后,后因种种事两人离心,猜疑不断。乾隆皇帝不理解如懿,如懿亦不愿和皇帝交心,两人逐渐疏远,最后让数十载感情分崩离析。
曾经相爱的夫妻最后闹到此等地境地,可悲可叹。民国才子沈从文和妻子张兆和的故事就是如此。
1929年沈从文被胡适先生聘请到上海当了老师,在课堂上他自己的学生张兆和一见钟情,沈从文为了追求张兆和,写了不少感情真挚的情书,而张兆和始终看不上他。沈从文苦苦痴恋张兆和,就如同张爱玲说的喜欢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沈从文发动身边的朋友帮忙追求张兆和。
沈从文先后找了张兆和的好友王华莲、当时正在任职的校长胡适来帮忙做媒。胡适面对沈从文的一身热血,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段感情问题:这个女子不能了解你,更不能了解你的爱,你错用情了。年轻气盛的沈从文哪里肯放手,对张兆和的痴恋更胜从前。
张兆和被打动了,她说,我虽不觉得他可爱,但这一片心肠总是可怜可敬的了。张兆和嫁给了沈从文,但她一生也不曾了解他。
张兆和就像是沈从文心中遥不可及的梦想,娶到张兆和,这个梦想开花结果了,两人的生活也归于平淡了。要命的平淡生活,让他们认识到感情裂痕不可修补。
张兆和不能欣赏沈从文的才气,沈从文也不了解张兆和的本心。她不爱他,而他,爱的只是自己心中的一个幻影。
沈从文得不到张兆和的回应,失落的他开始出轨。沈从文遇到了诗人高青子,那个唯一懂他的人。
两人谈论文学小说,沈从文无比欣喜,高青子对沈从文的崇拜,也满足了他男人自尊心的需求。沈从文获得精神上的快感,但也加深了他与张兆和之间的裂痕。
后来高青子最后退出了这段三角恋,沈从文越来越落寞。直到沈从文去世,张兆和整理他的遗稿时感叹,为什么不能去理解他,反而有那么多矛盾要去解决。
或许从始至终,沈从文爱的只是张兆和在心中的幻影,亦或是狂热追求爱情的自己。沈从文把那份得不到回应的爱倾注到小说里,他的小说中的有一些女性就是张兆和的原型,就如他说,“我这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年龄的人。”
而张兆和在感动之下嫁给了沈从文,她从未爱过她,也从未理解他。
我一直认为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能持续保持的重要因素就是沟通和了解,没有心照不宣的交流,两人走到最后的机会渺茫。
懂你的人不一定是你的爱人,但他一定是爱你的人。他可能是你的朋友,你的家人,但只要他能懂你,了解你,就会给你莫大的安慰和精神支持,这一生足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