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北京2000万人在假装生活》,窥探你不知的行业潜规则

从《北京2000万人在假装生活》,窥探你不知的行业潜规则

作者: 问念 | 来源:发表于2017-07-29 12:31 被阅读0次

挑事儿的文章年年有,不知为啥,今年特别多,看来是网络枪手们得了秘技,掌握了大招啦。伴随自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多知名公众号变现成为暴发户的新闻,刺激着广大网络抢手们发愤图强。

一篇10万+的文章引发的关注度和广告回报,已成为自媒体标志性的KPI。作为一个微信公众号,能有多少篇10万+文章,已成为定义其商业价值的主要参考指标,成为很多自媒体对外招揽广告主的主要卖点。而今,一些从10万+文章发家的自媒体账号,每月广告费收入已达几十万,甚至某知名微信公众号的一篇文章开价就是100万。

为了获得更多的文章阅读数,键盘上爬格子的我们煞费苦心,眼红别人网红文章的同事,也在四处寻找10万+文章的速成秘籍。于是,小编四处寻访高人,请教各类大咖,最终习得这传说中的10万+大法,总结起来就其实就两个字:挑事。

就拿最近最火热的《北京2000万人在假装生活》,其实就是典型的挑事文章,套路满满,新瓶旧酒。挑事谁都懂,但如何把挑事做的更加到位,更有火药味儿呢?说起来,依旧是套路,包括地域歧视,贫富差距,民粹主义,妄议国事等等,偶尔再捎带一两个娱乐明星,八卦一番,效果绝对是杠杆的!落笔时,涉及的人群越多越好,话题形成的矛盾,最好能让争论的双方撕逼不止。

总之,不讲逻辑理性,只讲情绪发泄,不讲客观分析,只说洒狗血乱喷。只要能将读者内心某个脆弱的情绪点激发,撩拨起了深藏的积怨,让你打字发几句牢骚,喷几句脏话,甚至骂几句人,那就算是一篇最具潜质的10万+文章。

要说挑事的法力,这不禁让小编想起儿时生活中那些爱搅舌根的老大妈们,东家长李家短,堪称社区舆论的喉舌,只可惜他们文字功底有限,否则这群大妈若开了微博,搞起自媒体的话,估计都能成为10万+文章收割机,网络意见领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北京2000万人在假装生活》,窥探你不知的行业潜规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noq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