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八年,夏天,淮河流域某地发过一场洪水。洪水过后,淮河两岸满目苍夷,很多村庄镇子都被冲毁。当时受灾的人很多,民生凋敝,社会经济发展停滞。当时的国民政府为了解决灾后重建的问题伤透了脑筋,为此上头还专门派了一位新的副省长,专门负责重建家园的工作。有道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大灾之年更是如此。
第二年的春夏之交,淮河两岸的灾情情况才有所改观。这个季节,江淮地区,气候宜人,风景如画。这日在淮河边来了几个结伴同游的大学生,一行共五人。趁着学校放假,他们来到淮河边郊游来了。远处的青山,近处的绿水,蓝蓝的天,洁白的云,绿水成荫,野花绽放,河边的风景简直是美极了。几个学生常年圈在屋子里,一年也难得出来一回,这次看见眼前真山真水,心情格外的舒畅。
年轻人都爱玩儿,他们几个也不例外,沿着河边跑来跑去,好奇地看看这儿,又看看那儿。然而美好的风景,往往伴随着一定的危险。几个人来到河边的沙滩之上,这河滩宽阔无比,铺满了白色的细沙,两脚踩上去特别的柔软舒适。站在河滩上朝四周望去,视野开阔,只见淮河水面宽阔,波光粼粼,阳光洒在河面上,泛起点点金光,两只白色的水鸟,扇动的翅膀缓缓地从水面掠过。河两岸是四四方方的农田,有水牛在田里悠闲的吃吃着水草,牛背山站着几只白鹭。
几个人正玩的开心,突然其中一个学生脚下的沙滩陷了下去。原来这沙滩是流沙在此聚集,堆出来的,有很多地方下面并不结实,人在上面一踩,立马就坍塌下去。脚下踩空的学生,重心不稳一下就栽倒在河里,这河水还挺深,他还是个旱鸭子,不会游泳。眼看着这个学生在水面挣扎了几下就沉入水中。岸上的几个同学傻了,一个个也都不会游泳!几个人到处找棍子或者树枝什么的来捞人,那上哪儿找去?棍子又不会在旁边等着你来用它。因此找了一圈一无所获。
时间一点点的流逝,时间多耽误一分,水下的人就多一分生命危险。几个人顾不得许多了,分头跑到附近看看有没有人,好找人来救人。还真叫找他们到了,在河边不远的水田里有个农夫在犁田。他们慌忙来到农夫跟前,请他过去救人。这农夫水性还挺好,跟着他们来到出事地点。等到了跟前,农夫看了看河水,又看了看沙滩有点犹豫。凭借以往的经验,他知道,这个地方水下面肯定有暗流涌动,加上岸边的流沙随时有再次坍塌的危险。他贸然下水,很容易把自己搭进去。
农夫打量了他们几眼,知道他们都是城里人,想必是有钱的人。于是沉吟了一会儿,有了主意。于是他说道,要救人也可以,不过你们得先给钱。拿到钱,我马上救人。岸上这几个人都是学生,平时就没有多少钱,加上今天出来玩,身上就没有装钱。几个人翻遍了身上所有的口袋,也没有翻出一块钱出来。
农夫一看这情形,把嘴一撇,就要走。几个人赶紧上去,把他拦住,求他先救人,回去他们马上凑钱送过来。农夫摇了摇头,说不是我不救,这河里面有暗流,我要下去了也是冒着很大风险的。所以呢,你们得拿点钱,也值当我冒这一次险。说完这话,他走了。
几个人没办法,留下一个人看着岸边,其他的人跑回去送信。那哪儿还来得及,多长功夫也不够这样耽误的。等把人找来了,人早就让河水冲没影儿了。落水学生家属得到消息,纷纷赶了过来。好家伙直接来了一个车队,汽车把河沿都快要停满了,城里的警察署全部出动了,所有的警察都在帮忙拉网打捞尸体。很多的地方官员都来探望,连市长、县长都亲自赶到了现场。
或许有人会问一个学生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能量。还真有,因为这个落水的学生不是旁人,正是新上任副省长的儿子。这次上面任命他为副省长就是为了对淮河进行灾后重建的。这次他带着家人刚到任上不久,就遇上这样的事。
人们在痛骂那个农夫见死不救的时候,也在为他惋惜,多好巴结省长的机会,假如他把省长的儿子救下了,别说要钱了,就算要个官当当,估计不是什么难事儿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