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占有率就是最好的证明
----阿拉丁956
不是很善于刨根问底,也不善于对事件本身多问几个“为什么”,属于《乌合之众》里说到的群体无意识。对日用的东西常常不知所以然,更谈不上之所以然了。
这也是一种日用而不知的几十年积攒的陋习,虽然不是很好的习惯,但一直也没有任何意识到要修正它的动机及行为,导致越是年长思维越是僵化和固执。
![](https://img.haomeiwen.com/i26134034/3e16d7c3b45a8402.jpg)
偶尔的《诸葛亮传》,本想快速阅读却快不起来,根源是对书中人物观点似乎和之前的认知不一、甚至有些许颠覆,尤其是对关羽的形象认知。
尽管写历史的人和看历史的人视角、观点乃至立场不同,对历史人物的看法也不近相同甚至谬误不少,但,本着看书就遵循信书的原则,心目中关羽的形象还是被扣分不少、矮小了些。
其实,一直不甚明白财神为何是关羽而不是别人。有关此方面的资料也不少,传说的成分多一些。诸如有说关羽是山西人,晋商势力在明清两朝发展迅速,晋商的精神偶像关羽之地位也就水涨船高。
期初只是盐池保护神的关羽,随晋商业务发展开来,关羽的保护范围也就不断地拓展到一切发财事物都可以保护的财神了。
关羽的忠、义人人皆知,也是其美好形象的招牌,也是其标签之一。但,关羽的缺点也非常突兀。
诸如孤傲。刘备受封汉中王,关羽在得知自己和张飞、马超、黄忠一起被封为上将后,很不满地说:“黄忠老卒,我何以与之为伍!”,明显骄傲自大。
再如:狂妄。关羽看不起庞德,结果在战场上,被庞德一箭射中胳膊,不得不回营休息。
在崇尚儒家文化的价值观里,孤傲与狂妄均不是值得推崇的个性表现形式,这也许便是对关羽形象有那么一点点颠覆之缘故。作为财神的象征,有时候突发奇想,像比干、范蠡、管仲等文财神,为何没有被世世代代供奉?为何人们热衷于供奉武财神而不是文财神?难道与所拥有的或希望拥有的财物的安全性息息相关?抑或也是一种人云亦云、人往亦趋的羊群效应?回归其本质,是不是也是一种乌合之众现象?
诚然,人无完人。关羽身上包含的忠、义、仁、礼、信、勇等诸多品格,正是传统价值观里,人们所追求和向往的东西。清兵入关以后,顺治更是敕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而且清朝历代皇帝对关羽都有诸多的加封,使其地位越来越高。
![](https://img.haomeiwen.com/i26134034/d14c802f1f7e3d5b.jpg)
但是,被作为财物的保护神被世世代代人所供奉,还是不太明白其中之缘由。尽管非常多的传说神乎其神,但还是半信半疑。不管是跟风效应还是人往亦趋,有市场占有率就是最好的说明。至于其中缘由答案自然在不同的人心里。
若非要寻得一个标准答案,估计是大海捞针,极为不现实、也不必要。市场已经证明了一切。
2023年5月15日星期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