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高效能阅读》:2小时获得100本阅读书籍浓缩干货

《高效能阅读》:2小时获得100本阅读书籍浓缩干货

作者: 园烟向晚 | 来源:发表于2018-05-14 16:20 被阅读0次

想做自媒体?如何用阅读提升写作能力?

想要摆脱贫困?如何将阅读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与生活中?

想要抽出时间读更多书籍?如何通过高效阅读节省更多时间?

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阅读,而且是高效阅读。

高效阅读的方法很多,如果你想通过一本书了解99%的高效阅读技巧,那么《高效能阅读》送给你。

作者原尻淳一阅读了100多本读书方法书籍,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写成《高效能阅读》。

这本书介绍了89个读书技巧,涵盖读书兴趣、速读技巧、知识系统化、产出数据库四个方面,是一本适合边看边练的高效阅读技巧书。

作者原尻淳一硕士毕业于日本龙谷大学研究所,现任龙谷大学经济学部客座教授。研究生毕业后从事产品开发、营销、企业宣传多年,曾合著过《“职业未来地图”的画法》《整理的艺术3》。

日常生活中,原尻淳一是个喜欢蓄胡子的大叔。

作为一年300本书的阅读者,原尻淳一坦言:并非一开始就能高效阅读。

读累了,他也会看一下TED演讲,激发自己的“求知兴奋”。

《高效能阅读》反复强调读书兴趣,因为当我们想要解决某个问题,才会有阅读相关知识的动力。

比如原尻淳一他会围绕感兴趣的专题开展全年阅读,《高效能阅读》这本书就是他2007年“网罗日本主要读书术”的成果。

有时候,为了专心读书,原尻淳一还会“离家出走”,带上他的读书套件和电脑,在咖啡厅坐一下午。

《高效能阅读》包括激发阅读兴趣、快速阅读技能、知识系统化、产出数据库四个方面。

第一章至第三章讲解如何激发阅读兴趣。

第四章讲解快速阅读的技巧。

第五章和第六章讲解何将阅读获得的知识归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第七章讲解如何建立自己的产出数据库。

1.读者的权利

原尻淳一在《高效能阅读》中,第一条技巧讲的就是读者权利。读者权利出自林望先生在《如何磨砺智慧》一书。

读者有十项权利:我们可以决定读或者不读,可以跳读,可以不读完整本书,可以重读,可以读不择书,可以被小说内容感染,可以不分时间地点读书,可以随意选读,可以朗读或者默读。

读书是自由的事情,因为我们是书籍的主人,而非奴隶。

一本书摆在面前,读或者不读,从哪儿开始读都是我们自己决定的事情。

我读中学时,就十分喜欢读书,最欣赏三毛的读书观念,她认为读书是人间乐事,可以在图书馆读书,可以在树林读书,可以躺着读,可以坐着读,十分潇洒。

读书本就是件自由的事情,但是许多人却把它变得很苦。

有人抱着一本《社会契约论》,满头雾水,还说什么读不懂就先背下来。

读不懂的书,背起来更痛苦。

读书明明就是读得有趣,读懂了,获得知识,要是读不懂还要死记硬背,不是给自己找虐吗。

也许经典给人启迪更多,但是如果有背诵《社会契约论》的决心和时间,你多观察生活,多做点儿事,收获会更多。

书是有时代痕迹的,跨越时代,没有那样的背景去看他,还不如看现在真实的生活。

只要会思考,生活会教会你更多事情,而且比书籍更实用,更适合当下这个时代。

不要苦读书,要快乐读书。

经典书如果想要流传久远,不应当难读。

《高效能阅读》写了89条技巧,阅读一个技巧只要3分钟,不论翻到那一页都可以开始阅读。

阅读《高效能阅读》,你可以充分享受以上十条读者权利。

记住,读书是你在挑选书,你是面试官,给他十分钟,不能打动你就换书好了,何必自虐呢?除了应用层面的东西,要命的思维,往往不会写在书里出版,它过不了审核,作者也怕被砍啊。

应用层面的东西,讲不明白说明作者表达能力低,不看也罢,不如工作生活自己总结来得快,还实用。

总之,读书最大的用处是享受专注的快乐,如果不能吸引你,就让他滚蛋。

2.“三个图书馆”让你随时读书

原尻淳一在技巧5中写了家庭图书馆,在技巧84讲如何利用公共图书馆丰富知识。在技巧50讲了移动的读书套件,姑且称它为移动图书馆。

爱书之人,在家里读书是件乐事,家庭图书馆是必备物品。

这就像打游戏的人,房里怎么能少了高配置的台式机?

家庭图书馆包括三件东西:书桌、书柜、椅子、台灯。

如果空间不足,没有专用的书房。书桌可以用餐桌代替,书柜可以买小型的,台灯可以用白炽灯。

椅子是重点。建议读书之人购买人体工程学椅子,久坐不累,相对来说不伤脊椎。

有了家庭图书馆,还要活用公共图书馆。

因为公共图书馆藏书丰富,年代久远的古书也能找到。

家庭图书馆购买的书籍往往是当下的读物,公共图书馆藏书就丰富了,没准会有新收获。

除此之外,不管到那个城市都有图书馆,越是大城市,图书馆越丰富。

在外打工的人也许不方便携带太多书籍,那么活用城市公共图书馆借阅书籍就是一个便捷的读书选择了。

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借书不能在书上直接做笔记。

原尻淳一在《高效能阅读》里有一条技巧是推荐在书上做笔记。

我以前也很喜欢这样,非常方便高效,但是不便携,保密性也差,万一有人翻看你的书,看到私密笔记就不好了。

如果不在书中记录私密笔记,那么笔记就有了一种局限性。

而且,在书上记笔记其实利用率很低,因为你很少会去翻看的,印象也不深,用起来无法信手拈来,时间久了就还给作者了。

所以我现在用的是奥野宣之在《如何有效整理信息》里面推崇的一元笔记法,一个笔记本,记遍心中事。

这种笔记方法特别适合借书阅读,节省金钱和空间,非常符合我极简生活的需要。推荐你也可以试试看。

移动图书馆,也就是读书套件。

原尻淳一从女士化妆包联想到读书套件,包括一支笔、一个本子、一本书。

带上读书套件,随时随地都能阅读,就像拥有自己的移动图书馆。

他经常会周末带着女儿去咖啡店,女儿写作业,他就看书,惬意地享受一下午。

3.警惕多读的危害

虽然原尻淳一是个一年读300本书的读书狂人,而且现在读得更快更多,但是他却提醒我们警惕多读的危害。

多读能有啥危害?

多读的危害其实是说,我们依赖于读书,而不思考。

就像很多人喜欢玩知乎和悟空问答,提出问题获得一大批答案。

其实呢,这些答案都是别人的思考结晶,如果你过于相信这种答案,而不去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思考,那就肯定要扑街。

读书也是这样。读书是获取信息。这个信息是别人思考的结果,不是我们的。

读完书要三层思考。

第一层思考:作者的结论有哪些依据,这些依据靠不靠谱,有没有可信度?

第二层思考:书中提供了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可以运用到我的生活中去吗,需不需要进行调整,如何调整?

比如《高效能阅读》中提到椅子应当选用人体工程学椅子,这个对读书人来说很有意义,可以接纳。健康是本钱嘛。而“在书上记笔记”这一技巧,我根据自己的现状、喜好、习惯,就否认了这种做法。

第三层思考:你还可以观察别人如何整理信息成书,作者在写作中用了哪些技巧。

比如《高效能阅读》中,原尻淳一运用卡片式写作,介绍了89个技巧,方便读者从任意位置切入阅读,同时为了增强本书的体系化,他将89个技巧分类为7章写入目录,用绘画流程图表明每个读书流程中可能用到的技巧,在前言点明重要的概念和每一章节对应的阅读层次。这个是我们在写作时应当学习的内容。

我们正处在信息量爆炸的时代,所以必须掌握高效阅读与输出的技术。

据统计,日本2008年一年的信息增长量超过了之前6年的信息增长量总和。

一旦我们需要解决问题,就需要阅读大量信息,甄别优劣。知识付费年代,甚至你还想把经验写出来,出书或者参与付费问答。因此,以产出为前提的高效阅读必不可少。

如果你想通过一本书了解数百本高效阅读书籍的内容,《高效能阅读》可能是条捷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效能阅读》:2小时获得100本阅读书籍浓缩干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nrj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