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妹妹来家里吃午饭,饭后闲聊的时候,她从包里掏出一个仪器, 说帮我体检。
仪器是一个小巧的圆柱体,直径跟硬币的差不多,开启后按要求拿住就进入体检状态了。
不到一分钟,体检结果就出来了,不得不说,现在的科技太发达,我一个80后都感觉要被时代抛弃了。
检测结果显示74分,有好几项标提示了红色预警,其他的项目提示为亚健康状态,总之没有一项健康的。
妹妹说,好多人都是这样,尤其是缺乏锻炼的人。
说到缺乏锻炼,我负罪感顿时由隐性变为显性了。
去年吧,自信满满地许下“宏伟”目标,要健身,要上瑜伽课。在瑜伽馆办了年卡会员,开始一段时间还挺积极的,有斜杆青年的潜质。
两个月后,偶尔打卡上上瑜伽课,频率还不错,强过瑜伽馆的很多会员。
再后来,几乎不去瑜伽馆了,馆里的老师时不时地跟我说:好久没见到你了,啥时候来上课啊?
现在瑜伽卡马上过期了,锻炼次数不到30次,感觉只是掏了几千块钱给自己一点仪式感,没有实质性的坚持锻炼。
当然因为没有健身,颈椎毛病、怕冷一点都没改善,甚至越来越严重,我期待的瑜伽教练身材也止于想象。
不知道是不是很多人像我一样,定目标的时候信心满满,仿佛看到实现了目标的自己就在前方朝我招手了。
然而,开始时时鸡血满槽,结果却只能对自己吐槽。
目标还是原来的目标,缺乏行动,没有变成现实的苗头。
今天我好好反思了这个问题:为什么定下的目标很难实现?总结出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吧。
1
空喊口号,行动力滞后
信誓旦旦、激情侧漏,也只限于“定”目标而已,迈入要实施的阶段,行动力归零,甚至找各种理由说服自己,让自己认同:我没有做这件事,是因为什么原因。
冠冕堂皇地为自己的“不行动”开脱,说白了,就是懒!
定目标的时候能量满格,随时要引爆目标的样子,去实现目标时,能量不足。
我办瑜伽卡前,一遍遍想象自己腰细臀翘、背直线条美,太美了。
事实上呢?我连肩颈酸痛的毛病都没有改掉,更别提美不美了。
约了瑜伽课,看着窗外太阳挺毒的,翘课吧。其实我家到瑜伽馆,就几分钟的路程。
一看离上课时间还有15分钟,而我还没出门、还没换衣服,算了,不去吧。其实只要我马上找衣服出门,是来得及的。
早上约了课,起不来,那就明天再约吧,今天再多睡一会儿,其实我马上起床就能赶到上课。
只要不想行动,我就能找到说服自己的理由,让自己心安理得,忽略目标,随心随遇地过着每一天。
因为懒,所以找各种借口宽慰自己。
目前看来,懒是我很大的毛病,一懒下来,就没有驱动力。怎么办呢?我答应自己,每天定几个小目标,然后一个一个去实现。
比如,今天我要写完这篇文章,晚上梳理一下读书笔记。
2
坚持一段时间没看到效果,主动放弃了
科学证明,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但很多时候,别说21天,坚持3天就不错了,3天下来没看到效果就放弃了。
这类人潜意识了还是有急功近利的成分,我自己也一样。
说好早起,坚持了2天,困到不行,受不了了;一朋友推荐了一款补水霜,我用了3天,没看到皮肤改善,果断弃用了。
然而比起小事,大事上的放弃才是可怕的。
有的人努力了却没看到希望,于是放弃了,殊不知,只要再坚持一小会儿就成功了。就像一段路快走到尽头了,行者却不知,在尽头前又原路返回了。
2017年10月,青年导演胡迁用一根绳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一个才华横溢的80后用这种方式与世界告别,令人惋惜。
在胡迁离世后四个月,他的电影处女作《大象席地而坐》,获得了论坛单元“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以及“GWFF最佳处女作特别提及”。
有人说,因为他的处女作难产,坚持不下去了,于是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也有人说因为郁抑症。
换个维度想,如果胡迁知道自己的作品会在4个月后获奖,会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吗?
坚持了多久他知道,还要坚持多久他不知道。也许他就是在这种对未来的不确定中选择了轻生。
他不知道,更不确定,他已经到了星光大道的门前,还有一步就成功了,未来等着他的,是海阔天空。
3
目标不切实际,实现的过程中没有成就感
靠结果说话并没有错,但对于复杂、周期长的目标,需要有过程目标,这样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对后续的目标实现也更有信心。
拿我自己来说吧,给客户做方案时通常先写提纲给客户过目,如果客户对提纲很满意,我会很受鼓舞,完成整个方案也信心饱满。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容易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迷失、沮丧,甚至内心恐惧。
我觉得出现这种情况,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目标定得过高,超出了完成的能力。
关于如何定目标,我以前的一个领导是这样说的:定目标就像摘桃子,跳起来刚好够得着的,就是目标。我很认同这个方法。
我们习惯把目标定高,认为自己保持好状态就能实现目标,却忽视实现的难度和自己状态的不稳定性。
坚持一段时间后,没有看到成绩,内心就开始动摇了,结果自然也不会如愿。
定目标,够得着就好。
另一方面,没有设定阶段性目标,只注重结果导向。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获得阶段性收获很重要,否则很容给人挫败感。
比如,企业老板说,不管用什么方法,今年回款要达到1个亿。回款1个亿是目标,具体怎么实现那就是过程了。
在一个亿的目标下,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分解目标,包括人员分配、月度目标、季度目标、每个业务员的目标。
而业务员则会针对自己的目标再细分:客户数量目标、单个客户回款目标、新客户拓展目标等。
老板定的是终极目标,业务负责人和业务员把目标细化,变成了阶段目标,每一个阶段目标的实现意味着离终极目标又进了一步。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觉?把一个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后,每完成一个小目标,都松了口气,焦虑情绪一点一点地减少,信心一点一点地增加,我对这一点感触很深。
还有,如果没有阶段目标,行动过程中容易出现目标偏移、行动路径偏移,即使很努力,结果可能会离终极目标相差甚远。
4
目标频繁更换,总在重启状态
有的人头脑一热定了个目标,一觉清醒后,发现目标并不适合,于是改呗。如此循环,寒冬过了、初春过了,初夏来了,目标还在不停地重启,等于什么都没做,空误了时光。
这样的人普遍比较感性,情绪曲线幅度大,做一件事初期热情高度膨胀,后来对这件事关注度持续下降,甚至倦了、厌了,然后习惯性地换目标,不停地换。
我的一个朋友,最早是做室内设计的,他主导的设计,客户认可度很高。
几年下来,他觉得自己对这份工作的兴趣越来越低,以至于怀疑自己并不适合做设计,看到有人做微商很成功,于是辞职做起了微商。
后来,发现微商原来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整个人焦虑。刚好那段时间喜茶很火,于是在他所在的城市开了家水果茶店,装修花了10多万,开了半年时间还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这哥们又把店关了。
前段时间我们一起吃饭,这哥们说又想重新操刀做室内设计了。
兜兜转转这么多年,又走回了原路,白白浪费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
我在想,如果用这样的方式,实现目标会不会更容易一些:先定下目标不急着行动,理性点,仔细分析目标实现的优势和困难,多请教业内人士,了解哪些节点容易出错,哪些节点不需要花太多精力,总之,心里有点谱后再行动。
看别人的生活活色生香,活成了理想的模样。
如果我们也想,那就从定个目标加实现目标开始吧。
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