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
一个人最好的生活态度:不焦虑,不着急

一个人最好的生活态度:不焦虑,不着急

作者: 笑薇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0-02-06 09:59 被阅读0次

点击关注"笑薇读书",每天带你一起学习和成长。

最早知道汪曾祺,源于曾经学过的一篇课文——《端午的鸭蛋》。经过汪老先生生动细腻的描述,原本平淡无奇的红油鸭蛋从此成了语文课本中关于美食的最佳回忆: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

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这篇文章,让我记住了汪老先生,也深深记住了汪老先生的家乡高邮--一个盛产双黄咸鸭蛋的地方。

汪曾祺先生是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又是美食家,同时更是生活哲学家,他的身上有一种文人雅士的闲适、恬淡和从容,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他笔下的文字平淡质朴,却韵味悠长,字里行间处处透着对着生活的热爱,充满了生活情趣。冯唐将其评价为,"明末小品式的文字,阅读时开窗就能闻见江南的荷香。"

这本《不要着急》收录了汪曾祺45篇散文,涵盖了其幼年成长、青年求学、写作心得等多方面的内容。每个故事都如话家常般娓娓道来,生动有趣,是了解汪老先生作品风格及人生态度不可错过的佳作。

01.

汪曾祺与父亲

汪曾祺出生在一个旧式地主家庭,母亲在他三岁那年就因病去世了,父亲汪菊生多才多艺,是当地有名的画家,擅长多种乐器,练过武术,还是体操运动员和足球健将。

这样的父亲,即便是在今天,也已经够酷的了!更何况是在100年前。

汪曾祺多次在书中写道:"我的父亲是我见过的最聪明的人。"

汪菊生不同于传统文化中严肃刻板的父亲形象,相反,他尤其喜欢亲近子女,时常一起玩闹,被称为"孩子王"。

有一次,父亲汪菊生曾用琴弦制作出蜈蚣风筝,然后带着年幼的汪曾祺和兄弟姊妹一起去麦田里放风筝,看着风筝飞得又高又稳,那是他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更难得的是,成长于旧社会的汪菊生还是个少见的民主通达之人,个性随和,讲究平等待人,即使是和自己的孩子。

汪曾祺十几岁的时候,就和父亲坐在一起喝酒,就连17岁那年写信追女孩,父亲都会在一旁给他瞎出主意。汪菊生形容他们的关系是"多年父子成兄弟。"

父亲的性格和为人处世的态度,深深影响了汪曾祺的家庭观念。

他曾说,"一个现代化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须做到'没大没小'。父母叫人敬畏,儿女'笔管条直',最没有意思。"

在他的家里,全家老少都称他"老头儿",老婆施松卿这么叫,三个儿女这么叫,连小孙女和外孙女也这么叫。

而父亲对生活的热爱,更影响了汪曾祺的生活态度。

他在书中写道,

"人活着,就得有点兴致。"

下放的那几年,写字画画的手变成了种地的手,但他从不曾哀怨。

有一次,在喷农药的过程中,他发现"波尔多液"竟然是很好看的天蓝色,开心得像个孩子。

在坝上工作时,偶然采到一颗大蘑菇,他为能带回北京给家人做一碗汤而激动不已。

在马铃薯研究站,早上起来,到马铃薯地掐一把花、几只叶子,回到屋里,插在玻璃杯上,开始对着画。到了晚上,就尽情读书。

平淡乏味的日子,他却过得有滋有味,如神仙般快活。 

这样的生活态度几乎贯穿了他的一生。后来,日子安定之后,他每天写字,画画,兴致来了就给家人做饭,生活得怡然自得。

不论是在浩劫年代,还是在安稳岁月,他都很少愁眉苦脸,总会想办法找点乐子。这样的汪老先生,真是有趣、可爱、又可敬!

02.

汪曾祺与沈从文

1939年,汪曾祺考入西南联大中文系,成为沈从文的学生,他的才华也得到了沈从文的欣赏。

关于沈从文对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影响,汪曾祺在书中提到了两句话,第一句话是沈从文在课上常讲的:小说创作要贴到人物来写。

所谓贴到人物来写,有三层含义。

一是小说是写人物的。所以,人物是主导,其次为派生。作者要热爱自己所创作的人物,对他们要有带抒情意味的同情心。

二是作者要和人物站在一起,以人物的哀乐为自己的哀乐。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才如行云流水般顺畅、自然,能够打动人。

三是人物以外的其它的东西都是附属于人物的。其中的环境和对话都要紧密围绕人物来写,符合人物的身份,不能仅凭作者自己想当然。

汪曾祺举了一个例子。有一次,他写了一篇文章,自以为用词精妙,对话高明,结果却被沈从文批评是"两个聪明的脑壳在打架"。

汪曾祺从此意识到:文学创作并不是作者写作技巧的炫技,而要力求故事的质朴和人物的真实,要符合现实生活。

还有一句话是:"千万不要冷嘲。"

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正是新旧思潮激烈碰撞的时代,当时的知识分子一方面不满于社会整体和文化的封建落后,另一方面却又苦于无力改变,作品有意无意中流露出对现实的嘲讽,以及玩世不恭的态度。

沈从文发现之后,立即教导汪曾祺要热爱生活,即使在严酷的现实的面前,也不能觉得"世事一无可取,也一无可为"。

做好自己的工作,永远向往真善美。因为文学,理应使人获得生活的信心。

这不仅仅是一种写作态度,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沈从文去世时,汪曾祺评价恩师"是一个真正淡泊的作家"。

在汪曾祺看来,所谓淡泊,是人品,也是文品。

受沈从文影响,汪曾祺一辈子向真向善,几十年如一日地沉浸在文学创作之中, 文字里总流淌着对生活默默的温情,以及对底层人民的人道主义关怀。

读者评价汪曾祺,"他是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 。"

沈从文对汪曾祺的影响,不仅在于致学,更在于精神上的深远影响。

03

汪曾祺谈写作

大师的作品,自然绕不开写作的话题。汪曾祺在书中分享了很多自己关于写作的心得,让作为一个写作者的我深感获益匪浅。

1.语言具有内容性必须引起重视。

他认为,语言不只是外部的,而是一种技巧,最能反映作者的气质和思想;

此外,语言还具有文化性,能够反映作者的文化修养。比如,一个懂得多种民族语言的作家,背后反映的是他深厚的文化底蕴。

文学作品要能给人带来美的体验和想象,引导人发现生活的趣味。

因此他建议,作者在写作时,要多用有幽默感的文学语言,而不是纯粹的理论语言。

说到学习语言,汪曾祺认为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向群众学习,也就是多观察生活;另一种是多读书,多学习优秀作家的文章,培养自己的语感。

2.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

他在书中写道:"我写作的素材几乎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一个作家发现生活里的某种现象,有所触动,感到其中的某种意义,便会储存在记忆里,可以作为想象的种子。"

有人曾问汪曾祺,究竟是如何成为一个作家的?

他答,这和他从小喜欢东看看西看看有关。

从他家到小学要经过一条大街,一条曲曲弯弯的巷子。放学回家,他喜欢去那些店铺、手工作坊转转,看银匠制作银器,看灯笼工糊灯笼。

正是源于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街一巷都成为了他灵感的来源,他的作品也因此充满了生活气息。

文学作品来源于真实的生活。注重生活的积累,并对生活保持长期思考。这是一个优秀写作者应该有的写作态度和理念。

3.写作最好的心理状态:静思往事,如在目底

这句话本意是指,当一个人心情很平静的时候,往事就会一一在脑海中浮现。就写作来说,汪老强调的是下笔的时候,最好心里要很平静。

十几年来,汪老一直有静坐的习惯。

每天早上,他都会泡上一杯茶,然后静坐在沙发上,一坐就是一个多小时,任由思绪天马行空,浮想联翩,一些故人往事便逐渐在眼前清晰起来。据他所讲,他的不少文章就是在这样的静坐放空中得出来的。

"唯静,才能关照万物,对人间生活充满盎然的兴致。"在静思冥想中,慢慢就活出了趣味和自我。

诸葛亮也曾有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对于写作者来说,切忌心浮气躁,急功近利。 

不着急,不焦虑,哪怕每天只是单纯地想一点事,读一点书,写一点文章,这一天也是有意义的。

用汪老的话来说,生活,还是很好玩的。

忙碌之余,不妨读一读汪老先生的文字,偶尔感受一下让心情慢下来的幸福。重新体味和感受生活的宁静与美好,找回在现实的洪流中逐渐迷失的自己。

慢慢过好当下的每一个日子,慢慢过好此生。足矣。

更多文章:

《82年生的金智英》:婚后女性究竟有多难?读读这本书就知道了

2019年度回顾:走得有点慢,但幸好没有停下来 - 简书

2020年,为了成为更厉害的人,我想了一个招 - 简书

《新100个基本:自我更新指南》:迷茫时,这本小书可以治愈你 - 简书

年度书单|能力提升篇:拒绝平庸的秘诀,都藏在这7本书里 - 简书

作者:笑薇,多平台签约作者,青云计划获奖者,爱读书,爱写作,爱旅游。微信公众号:笑薇读书。

公众号主页回复"投稿",即可获得一份100家公众号投稿资源。

回复“提升”,获得50本成长类电子书。

回复“自媒体”,获得专属自媒体赚钱专栏一份

相关文章

  • 一个人最好的生活态度:不焦虑,不着急

    点击关注"笑薇读书",每天带你一起学习和成长。 最早知道汪曾祺,源于曾经学过的一篇课文——《端午的鸭蛋》。经过汪老...

  • 不急不焦

    不着急,不焦虑。不着急,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菜根谭》里说:“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风花雪月本闲,...

  • 不着急,不焦虑

    不着急,不焦虑 不着急,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菜根谭》里说:“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风花雪月本闲,...

  • 不着急,不焦虑

    不着急,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莱根谭》里说:“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 ;风花雪月本闲,而扰攘者自冗。...

  • 不着急,不焦虑

    不着急,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菜根谭》里说:“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风花雪月本闲,而扰攘者自冗。”...

  • 心语(961):扛

    扛过人生的艰难,靠的是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 不着急,就是内心宁静不焦虑。不害怕就是内心无所畏惧...

  • 坚持是永远不会亏本的事情!

    人生在世,最好的状态不过是:不害怕、不要脸、不着急。 一、不害怕 现代社会,焦虑和迷茫是被提及最多的词,几乎所有人...

  • 生活不能太着急

    不着急是一种生活态度,让人变得更专注。 在这快节奏的时代中,我们总是追求效率、追求速度,可越是如此,我们越是焦虑。...

  • 为灵魂解决问题

    每个灵魂都处在焦虑恐慌焦躁不安中,我来解决这个问题 升华视频内容如何让我们不焦虑、不着急

  • 4.28笔记,人生最好状态做到三不

    人生在世,最好的状态不过是:不害怕、不要脸、不着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人最好的生活态度:不焦虑,不着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nsy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