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读《准备》时,看到里边提到了丹尼尔.平克的《驱动力》,随即买了这本书。前段时间只对有兴趣的部分翻看,而没有通读。今天下午坐下来静静地从头翻阅,读完了引言“科学向左,企业向右”部分。
对书中提到的“哈利.哈洛与恒河猴实验”和“德西与索玛拼图实验”我格外的感兴趣。在实验之前,科学家们认识到行为有两种主要驱动力。第一种驱动力是生物性驱动力:人类以及其他动物饮食以止饿,饮水以解渴,交配以满足性欲。第二种驱动力则来自外在动机:主体做出特定行为时会得到来自环境的奖励或惩罚。
德西的“索玛立方块试验”让我清晰的看到了第三种驱动力:来自内在动机,人们想要主导自己的人生、学习并创造新事物,让自己以及周围的世界变得更好的内在需求。
德西与索玛拼图实验:
1969年,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心理学研究生爱德华·德西(EdwardDeci)通过索玛立方块游戏进行了一次关于“积极性”的心理学试验。参与测试者被分成 A、B两组,每天参加 1 小时的试验,每个测试者可以拿到 7 个索玛立方块,连续3天。这种立方块有不同的基础形状,可以组装成数百万种不同的形状,同时桌子上还会印有索玛立方块所拼图形的三张图片和几本杂志。
在第一天的试验中,测试者都按照图片所示组装立方块,第二天则是按照新的图片继续组装,但德西告诉 A 组的测试者,他们每拼成一个图片上的图形,就会得到 6 美元的奖励,B 组也按照新的图片组装,但没有任何奖励。第三天则与第一天一样,按照全新的图片组装后,两组都没有任何奖励。
在测试者完成三张图片中的两张时,德西都会借故出去几分钟,其间大家可以自由活动,实际上德西在观察测试者们的表现。在第一天的 8 分钟观察时间内,两组测试者没有什么区别,两组人都是继续玩拼图,平均每人会玩 3.5~4 分钟,说明拼图本身充满趣味性和挑战性。
在第二天的试验中,B 组没有奖励,表现与第一天差不多,A 组成员每拼好一张图就会得到奖励,突然变得对组装立方块更加感兴趣,平均每人在自由时间内会花 5 分钟以上去组装立方块,试图在对第三幅图发起挑战时能够占得先机,这似乎印证了常识理解的那样:给予奖励,会更加积极地完成目标。但在第三天的试验中,两组都没有奖励的情况下,自由活动的8分钟时间内B组花在组装立方块上的时间比前两次都长,但 A 组花在拼图上的时间明显减少,不仅比第二天少了 2分多钟,而且比第一天少了 1 分钟。
德西得到的结论是:“把金钱作为某种行为的外部奖励时,行为主体就会失去对这项活动的内在兴趣。”奖励只会带来短期的爆发,却会降低人们从事这项工作的长期积极性。
这个试验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类有“发现新奇事物、进行挑战、拓展并施展才能以及探索学习的内在倾向”,也就是说,取得成绩本身的奖励是一种巨大的内在驱动力(驱动力3.0),但这种驱动力比生物性的驱动力(驱动力1.0)和奖励或惩罚带来的驱动力(驱动力2.0)更加脆弱,只适合在特定的环境下存在,金钱奖励这样的外在驱动因素会干扰内在驱动力。
如今,毫无技术含量的机械性劳动已经越来越少,涉及创造、艺术、情感等非机械性工作需要创新的脑力劳动,“胡萝卜加大棒”的奖励模式可能比较危险。《驱动力》的作者丹尼尔·平克(DanielH.Pink)认为这种模式存在以下 7 个方面的致命弱点:使内在动机消失,使成绩下降,扼杀创造力,抑制善行,鼓励欺诈、走捷径及不道德行为,让人上瘾,滋生短视思维。
在教育教学中如何用好驱动力3.0呢?这对于我来说,又是一次新奇的探索与体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