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

作者: 夏夜微凉vivi | 来源:发表于2018-09-16 19:09 被阅读0次

 

《论语》读后感

在这个假期之前我不是没有接触过论语,但要说细读深究是还没有过的。我不知道自己这次对伦语的阅读到了什么境界,但收获确实颇多。

  诚如大众对《论语》的评价:这是一本处处透露仁爱的教育经典。事实上,《论语》顾名思义是语录,所以词藻并不华丽,但其中很多平时的细节和透露的思想值得深究。

  《论语》渗透给我的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孝道。在论语中有这样的一句话: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难道孝道只是在父母面前时常是快乐的神情,有事幼者做,有饭食长者先吃吗?这未免过于悲哀了。古有老莱娱亲的“孝道”,未免遭人诟病,这两者又有多大差异呢?供奉父母的礼节通俗来说就是“表面功夫”对大多数人来说不成问题,但侍奉父母之道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心中真正所想所愿,孝顺不是表面文章,而是由心而生的实际行动,脸色只是内心的体现之一,心生孝顺,外貌自然有好的表现。

二、自省与思考。其实从小到大我听过太多太多类似“问题发生后要懂得先从自己身上找问题”类似的话,但是在我看来,能做到第一时间是自省的人我还未曾发现。我认为自省不一定是在错误发生后才进行的,做一件事前也许就应该思虑清楚。我认为思考也是自省的一种过程,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在思考的过程当中,自然就发现了自己能力的缺失。

三、仁德与礼。仁为仁爱,德为崇德,提到《论语》,恐怕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主题便是这个。这也是《论语》中多次提及的层面。读了论语我对崇德的理解便是“先事后得”——先有付出,再有收获。我记得当代女作家亦舒说过“无论做什么,记得为自己而做,就毫无怨言。”当我们投入的做成一件事,自己对于收获便心安理得,自己和别人对此都不会有怨言。用五个词对我所理解的仁概括就是“庄重,宽厚,诚信,聪敏,慈惠。”

四、生命之道。“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这句话可以说是论语中给我启发最深的一句话。表面写琴声演绎的循序,实则描绘出生活的道理。人生的篇章正如乐曲,有缓慢的开头,令人激昂的高潮,也有渐演渐没的尾章,正如人生的不同过程。但它们又有迹可循,便是循序渐进的,泰然自若的。

  《论语》给我良多教义,但也有让我疑惑的地方,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知是不是断句的问题,如果理解为“可以用正确的方式引领百姓,但不能让他们知道其中的道理”未免就有些愚民了。不论如何,这也是对我思维的一种启发,不论是对是错,亦或是没有对错,多思总是无害。

    希望自己以后能有更深的领悟。

相关文章

  • 《侍坐》中体现的治国理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读后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先进》,是《论语》中...

  • 日更《论语》读后感的收获

    看到题目,日更《论语》读后感,是不是觉得很奇怪? 写下这个题目,我也觉得挺不好意思的。 但是,我只日更《论语》读后...

  • 日精进:2023-02-07

    1、日记一篇1000字 2、八段锦24分钟 3、诵读《论语》第十八、十九篇 4、日更1000字,《论语》读后感

  • 2020-04-20

    《论语之美》读后感 台湾学者傅佩荣的《论语之美》,终于读完了,这本书其实早就买回来了,只不过一直束之高阁,最近才有...

  • 短说“不知不愠”

    与其说是读李泽厚的《论语今读》,倒不如说还是读《论语》了,读一本读后感的书,既是感作者之感,也是感读者之感——特别...

  • 《论语》下半部读后感

    《论语》下半部读后感 今天是共读论语的最后一天,从9月1日到今天11月25日,共85天,时间过得真是快啊。 翻看记...

  • 論語讀後感

    《论语》读后感 《论语》是一本什么书呢?在我看来,即使没有真正学习过这本书的人大部分都听说过这本书。这本书的影响力...

  • 《论语》读后感

    在这个假期之前我不是没有接触过论语,但要说细读深究是还没有过的。我不知道自己这次对伦语的阅读到了什么境界,但收获确...

  • 《论语》读后感

    偶然读到论语中的“三军可多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句话的说明志向的重要性,但你的志向是什么? 论语不是没有,而是...

  • 《论语》读后感

    《三字经》云:“为学者 必有初 小学终 至四书 论语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记善言”。 既然《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nuf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