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崧舟老师的书,是一种享受!他对课堂细致入微的解析,独特的洞察,深刻的理念,以及诗意的语言,总能让人沉浸在文字中不能自拔。
“美其所美”,语文课中的“美”是我们的永恒追求。朱光潜先生写对古松的三种态度,分别是: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王崧舟老师据此提出语文课堂的三种境界:实用的,科学的,审美的。审美的境界不排斥实用,更不排斥科学,它是对这两种境界的一种超越,一种扬弃。纵观整本书与听过的多节王崧舟的课例,似乎理解了这种对“美”的追求。
课堂的美,是有节奏的!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课堂节奏”。所谓节奏,如果让我来理解,那就是一节课的“步骤”之类的。很明显,这样的理解太肤浅,仅仅把语文课当做一件事来做。
书中指出,如果我们把语文课堂教学上升到艺术的层面,毫无疑问,它的灵魂应该就是课堂节奏。所谓课堂节奏,就是通过动静、张弛、疏密、收放等多种节奏和谐对比和转化,使课堂教学充满强烈而持续的影响力。处理好这些节奏问题,我们就能抓住孩子们的心。怎样把握好课堂节奏?书中结合一节节课例,给了我们很多启发。
动静结合:在教学时,我们总是追求热闹的课堂,仿佛一旦静下来就显得枯燥,尴尬。但是王崧舟老师在设计《慈母情深》一课时,却安排了五次静态学习,让学生静下心来在读中品悟。动起来,固然重要,但是动静是相生的,定能生慧,在教学中我们要对“静”精心设计。
收放有序:课堂中,我们这总不敢放手,生怕一放手就刹不住车,学习主题就会偏离,所以大部分时候,我们总是关注如何去“收”,好让学生时刻关注教学重难点。但是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书中例举了这样的做法——这个故事,有三种结局:第一种,父亲挖了38个小时,救出了孩子;第二种,没有救出孩子;第三种,不但没有救出,孩牺牲了自己。用这三个问题,引着学生去放,去思考讨论,不但打动了学生的心,也让他们对“父爱”的理解更加深刻。“放”要有抓手,设计得好会让课堂别开生面。
曲直相映:教学有时很像文学创作,平铺直叙,老生常谈,不能吸引人,我们要使用多种多样的叙述方法,描写方法才能让文章生动有趣。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王崧舟老师先“变序”,先读首位两段,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文中描写猜想圆明园之美;接着拓展圆明园的“世界之最”;最后让学生拟写圆明园碑文,表达情感。稍稍调整下上课顺序,整节课似乎焕然一新。
起伏有致:书中写,好的课堂教学节奏,也应该是起起伏伏,错落有致的。一味地“起”,你这节课就太高亢,给人的感觉像打了鸡血,一味地“伏”,你的课就会太过沉闷,也不行。书中例举了《荷花》一课的教学种,教师用诗歌、板画的方式“起”,用齐读、指名读的方式“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点面相成:如果说一篇课文是面,那么其中的关键句就是点;如果说一句话是面,其中的关键字词就是点。对点的理解能促进对整体的面的理解,对面的把握,又能促进对点的感受。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王崧舟老师抓住两个层次,第一个,课文的重点语段;第二个重点语段中的重点词语,通过这两个层次,学生很快就能把握住这篇课文的内涵所在。
张弛有度:张弛有度,最为关键的是教师语言的节奏,这就是课堂教学节奏的灵魂所在。第一,教学语言要显示出不同教学的层次;第二,教学语言要与学生的心理节奏相吻合;第三,教学语言应以情感的变化为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我们的语言要有逻辑,层层递进,也要了解学生的心理,走入学生的心灵。
“合乎节奏的课堂教学,时时呈现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妙境界,这样的境界让人心无旁骛,欲罢不能。”这样的境界,就是“人课合一”,学生身在其中,是一种享受,教师生在其中,是一种享受,如果有旁观听课者,也一定是一种享受。
有节奏的课堂,说的不是“节奏”,是每一位语文老师的语文功力,要锤炼语言,要观察学生,要思考设计,要在每一次40分钟寻找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