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天空亮了一天,从旭日东升到日落西山。有人乘兴而归,有人悻悻而回。
读书这件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如果不是必要,我想没有几个人会选择读书。
早上7点40坐到晚上7点,十二个小时,对于那些愿意学习,跟着老师走的孩子来说,不同的科目就是不同的体验,时间流逝得也相对较快。对于那些不喜欢学习的孩子来说,如坐针毡。
于是,他们讲话不断,用声响来影响他人,获得关注。却丝毫不觉得,自己的因为有失。
我其实不讨厌他们,只是他们里有一些并不是一开始就愿意成为后进生,他们是可以跟随老师的步伐走的。只是学得吃力,又有外部因素干扰,最终感性战胜了理性,随着大流一起躺平。
今天那个孩子,我不是特别想要批评他,只是如果我不批评他,其他孩子就要效仿,整个班级就会形成一股歪风。
我在他脸上看到了不耐烦,压制的愤怒,被批评的怨气。但我不能就此放下,班级里那些眼里有光的孩子,他们渴望好环境,渴望能接受到更多知识。
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学习,但是所有都必须遵守规则。让不学习的孩子遵守规则,又显得苛刻。
我曾经一直在找一种平衡,就是让能学习的孩子得到更多知识,让不学习的孩子掌握基础。随着时间推移,我又改变策略,不爱学习的孩子只要不违纪,不影响他人学习即可。现在,我又不想他们在课堂上浪费时间,他们应该有更加有意义的事情去做。
可家长一直觉得,要考高中,读高中真的那么好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