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7/2022
供应链的定义和特征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
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一个
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它是一个范围更广的企业结构模式,包括所有加盟企业,
从原材料的供应开始,经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加工、组装、分销等过程直到最终
用户。一个企业就是网链上的一个节点,相邻节点之间是一种供应和需求的关系。
供应链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也是一条价
值增值链,它具有复杂性、交叉性、动态性、面向用户需求等特征。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把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作为一个
不可分割的整体,使供应链上各个企业分担着采购、生产、分销和销售的职能,从
而成为一个协调发展的有机体。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化的管理模式,强调核心企
业与相关企业的协调关系和信息集成。通过信息共享,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企业
效率的提高,从而实现用户服务水平的提高和总交易成本的降低。供应链管理主要
涉及到四个方面:供应(Supply)、生产计划(Schedule Plan)、物流(Logistics)、需
求(Demand)。供应链管理是以同步化、集成化生产为指导,以各种技术为支持,
尤其是以 Internet/Intranet 为依托,围绕供应、生产作业、物流和满足用户需求来实
施。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在于提高用户服务水平和降低总的交易成本,并且寻求两个
目标之间的平衡。在这四个方面的基础上,可以将供应链管理细分成职能领域和辅
助领域。职能领域主要包括产品工程、产品技术保证、采购、生产控制、库存控制、
仓储管理、分销管理等。辅助领域主要包括客户服务、制造、设计工程、会计核算、
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其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思想、合作的思想和集优的思想。
系统的思想要求供应链管理不封闭孤立的看待企业的生产、采购和销售等经营
活动和过程,而是突破企业界限束缚,将企业的产、供、销活动与其他市场经济实
体及其活动建立外部联系,将供应商、分销商和消费者视作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建立统一的集体目标,协调所有成员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达到企业之间超越
组织界限的集成和整合。
合作的思想要求供应链管理在本质上一定要建立合作和共赢的信念。只有建立
互信、互利及长期发展的合作行动,才能将最终消费者的需求转化为所有参与者的
集体行动。在供应链中,经济主体之间合作化战略伙伴关系替代了传统的两败俱伤
的竞争性关系,参与各方的决策偏好和行动目标不是完全集中在价格等短期目标上,
而是集中在行动协调一致、提高整体效率和产品质量、维系灵活性和整体竞争力等,
团结合作与共同利益等整体的长期目标上,以期能更好地响应消费者需求、更好地
服务于消费者。集优性的思想要求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优、高效的价值共创活动。
供应链系统各个节点的选择是遵循“强强联合”的原则。集聚最具市场竞争力的经
济资源,通过相辅相成、和谐发展的企业资源和能力的整合,发挥出整体效能,将
单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集成为整体竞争力,从而提升市场竞争优势。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在于追求效率和整个系统的费用有效性,使系统总费用达到最
小。因此,供应链管理的重点不在于简单的使某个节点、某项成本最小或降低,而
在于采用系统的方法来进行供应链管理。具体表现在:根据市场需求的扩大,提供
完整的产品组合;根据市场需求的多样化,缩短从生产到消费的周期;根据市场需
求的不确定性,缩短供给市场和需求市场的距离;根据物流在整个供应链体系中的
重要性,降低整个物流成本以及物流费用水平。不管采用何种方式,都是使得整个
供应链的成本下降,最大化的提升供应链中的各项资源(人力、市场、仓储、生产
设备等)的运作效率,赋予企业之间更大的合作能力来适应市场的变化。
资料来源: 《基于供应商管理库存的供应链成本建模与仿真研究》 作者:黄爱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