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与心灵对话》,整书阅完
阅读及笔记时间:2018年11月4日,约3.5小时;
阅读书本:《少有人走的路:与心灵对话》;作者:【美】M·斯科特·派克(译:刘素云、张兢);2013年10月第1版;中国商业出版社;P1-241页;
阅读目标:如何更多地认识自己,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快乐?
阅读方法:快速阅读
整书笔记及感想:
阅读1.5小时,笔记2小时。
三年前看过斯科特的第一本《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受益匪浅。在那本书中讲到了回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倾向,是人类心理病症的根源。人生的问题和痛苦具有非凡的价值,勇于承担责任,敢于面对困难,才能够使心灵变得健康。心灵的成长、心智的成熟需要不断努力,这必然是艰苦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才能摆脱昔日经验的限制,这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人生错综复杂
这本书讲的是人生错综复杂,总是会发生规划之外的事,我们应该不断接受变化、迎难而上,调整自己的心态,只要我们一步一步踏出去,就能不断前进。作者希望他的这本书能够帮助读者避免简单的思考、放弃以偏概全的冲动、不要去寻找公式和简单的答案,帮助读者对生活的变化充满感激,因为不间断地改变和转换的能力是我们人性最显著的特征(生而为人与其他生物的区别),我们不能阻挡生命的衰老和死亡,但我们可以让心灵永葆年轻,不断成长。
人们在面对问题和痛苦时,必须做出选择:你若选择面对痛苦,迎难而上,你的心智就会得到成熟;你若选择逃避,你也就为自己选择了心理疾病。一切心理疾病都源于混乱的思考,而一切混乱和草率的思考都源于人们逃避问题和痛苦的趋向,周密而完善的思考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只有不畏艰难、勇敢向前的人,才能真正做到(深入思考通常比肤浅思考更痛苦)。
在对问题的认识上,我们要综合看待、灵活处理,虽然这需要我们去权衡,去抉择,其过程会让我们痛苦,但这是成长之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刻板地处理问题,一直停留在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式上,这就是一种幼稚的表现,它只会让我们的人生之路停滞不前。
学会爱自己,是使你摆脱困境的有效办法!善待自己,敞开心扉,聆听心灵的呼唤。但要清晰地辨别自爱还是自负,也不要把自爱和自私自利混为一谈。对自己有清醒而正确的认识,视自己为头等重要,这是自爱;自我感觉总是良好,这是自负。最重要的就是自己,就是自己心灵的发展,爱自己是爱别人的基础。
心理问题的治疗
费洛伊德认为心理治疗的目的就是让潜意识从尘封的深渊浮出水面,转化为意识。卡尔·荣格把人类邪恶和心理疾病的根源描述为“拒绝面对阴影”,“拒绝”是一个主观意念极强的行动,邪恶和有心理疾病的人他们拒绝承受良心的痛苦,他们会尽最大的努力,霸道地去藏匿自己的阴影。
勇气是尽管你感觉害怕,但仍能迎难而上;尽管你感觉痛苦,但仍能直接面对。面对心灵的痛苦和人生的灾难,作者给出了一个清理问题、克服障碍的简单方法(同时,也是有点残忍的方法):第一步,无论何时,只要你感受到了心灵的痛苦,就要自问“我的痛苦是帮助我成长,还是限制了成长?”第二步,如果确定这个痛苦限制你的成长,你就要自问“如果没有这些焦虑和痛苦,我会怎么样呢?”第三步,按第二步假设的那样行动。
态度选择与学习
选择责备,还是选择宽容,在一定意义上,意味着你是选择心理疾病,还是选择心理健康,记住,宽容的第一受益者是宽容者自己。但要分清楚宽恕与廉价的宽恕。真正的宽恕首先要直截了当地面对罪恶,看清他人的确是做的不对,但我选择原谅。因为你不可能宽恕一个没有罪过的人,宽恕只有在有罪裁决后才生效。廉价的宽恕是为他人开脱,说他们已经尽力了或有其他不得已的原因,然后选择原谅,事实上当事人并未真正地原谅,只不过让自己相信了这是原谅。不停的责备就是他们的“骨头”,继续啃下去的唯一方式,就是继续自毁,改变现状的唯一方式就是宽恕。
除了物理上区域上的领地,我们还有一块心理上的领地,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人批评我们,我们都会愤怒;此外,我们还有一个意识形态上的领地,无论何时,任何人批评我们的信仰或中伤我们的思想,我们也会变得愤怒。甚至有一些人终其一生也学不会应对愤怒(前几天发生的重庆公交坠江事故中,那个刘姓乘客、那个冉姓司机便是不会应对愤怒,导致了惨痛悲剧的发生)。我们一定要警惕,责备与愤怒和仇恨一样,都会给人带来痛快的感觉。发泄愤怒能让人一吐为快,责备他人能让人舒服,仇恨则让人过瘾。如果我们抓住愤怒不放,心灵就人停止成长。
治疗一个人痛苦的最好方法,往往不是设法消除痛苦,而是应该与他一起承受。我们必须学会聆听和分担他人的痛苦,这也是意识成长的全部内容。
长期以来,医生们都知道世界上存在癌症自然消失的病例,通过研究发现那些自愈的病人都有一种强烈要求改变自己生活的倾向,在他们做出决定要改变自己的生活之后,他们癌症消失了。
作者认为我们应该学习如何面对死亡,这是所有伟大宗教最核心的内容。
本人的一些看法
从书中的内容看,作者斯科特身上有很深的弗洛伊德烙印,虽然我并不认同弗氏的性本源论、宿命论观点,但我认同作者在本书中引用的让潜意识转为意识这个观点,我们所有的行为背后几乎都有意识或更多的是潜意识在主导,改变行为的办法首先应在于看清行为背后的潜意识是什么?其次,在看清之后,改变行为并不在于你的父母给了你什么影响,你的童年给了你什么阴影,而在于对这件事你怎么看?你的态度?你的主观看法是什么?(在人的自主性上我更偏向于阿德勒)
从书的行文风格看,作者应是基督教徒(文末的描述的确证实了这点),深受基督教义的影响,关于相关的这部分内容,取自己能接受的就行,完全不必照单全收。
关于面对死亡这件事,我赞同作者认为需要学习的这个观点。在中国的儒家文化中一直缺失这部分,儒家一直在教我们如何面对生存,却没有深入地教我们如何面对死亡,但问题是所有的生物都是从出生到生长、到成熟再到死亡,这是一条必然的路。但我并不赞同用佛教或基督教等宗教观点来面对死亡,或者应该用中国古老的道家思想来面对?目前还在学习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