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写作指南:
核心(主题):
任何一个或大或小,或是名著,或是低俗小说,都有一个想要阐述的问题,可以叫做议题。不同的书对于这个议题的表现方式不同,论述类的书籍,可能直接通过一连串逻辑紧密的推理,完成对议题的阐述和解释。而故事类的书籍,则是把对问题的讨论隐藏在人物或者故事的情节之中,可以算得上一种隐晦、含蓄的表达,有点类似于古代中国文人常见的托物言志或者是借景抒情。
因此,我们想要写好一个故事的时候,就要思考那些优秀的作家是怎样通过那些人物,那些故事情节,去传递他们自己对于人生社会历史的理念。我想,那些伟大的作家,伟大的作品,他们之所以能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也必然就是因为他们对问题严密深入,系统广博的思考,让他们传递出的东西,不再被称为一点点微不足道的看法,而是能够影响人们生活的思想。而这,才是对人类社会最有价值的宝藏。
以下是写作问题罗列:
第一个写作的难点痛点:
是否能对一个问题有过系统严密深入的思考?(或是在写作过程中一步一步理清自己的思路和想法?那些通俗晓畅的故事真的会有一些让人振聋发聩的思想吗?这会不会只是经典小说之中才有的呢?会不会有些故事里面可能有思想,但是并不多,也不够深入呢?我有深入系统值得讨论的思想吗?没有这些思想能够写作吗?自己要选择那些问题呢?如果是和自身相关的问题,对这种问题的思考,引起自身强烈的不适,改变思想导致生活的大乱怎么办?如果不去思考和自身息息相关的问题,怎么思考那些不相干的远在天边的事情呢,通过看书逐渐梳理对于这一个问题的看法吗?多看,多查阅,搜集关于这个问题的资讯和素材吗?我能不能看一本书,总结作者在书中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论证呢?能否从那些优美从容的文字看到作者内心迫切想要述说的挣扎和呻吟呢?我思考写作的方向会不会走偏了呢?需不需要借鉴那些写作指南呢?写作指南里有我想要的答案吗?他们会提到怎样思考吗?我能通过看透一位作者的写作思路,从而学到他写作的那些技巧吗?)
第二个写作的难点痛点:
如何通过人物和故事把自己的思想传递出去?
第三个写作的难点痛点:
如何让生活和细节将这些人物和故事饱满起来?
第四个写作的难点痛点:
没有足够的积累能写出一个优秀完整立体的故事吗?需要看懂很多小说才能写故事吗?积累足够的素材,然后模仿名家的写作方法,能否造出一篇伪作吗?写作需要灵感吗?不需要艺术家一样的灵感,那如何像会计一样工作呢,如何落笔呢?是否需要足够的素材,足够的见解,才能下笔如有神呢?
写作通用:
看来无论公文写作,表达他人,还是自由写作,表达自己。都需要一个严密连贯的写作思路。
不停、不间断的写总归还是有好处的。以前我在写作的时候总是半天憋不出来一行字,而且关于自己的思路也不情绪,自己的想法表达不清楚。而现在,至少,我能清晰地梳理自己的问题了吧。对了,以前写作,总是写着写着,偏离了自己的主题,现在总算能够紧紧围绕着议题写作了。
写作和阅读是一体两面的,不断提升我们的阅读量,能够有助于我们写作。以前只知道阅读对写作有好处,便不顾是否能吸收得了,是否真的看懂,便是多读、快读、胡乱的读。现在呢,为了真正的吸收这些经典书籍的营养、智慧和见解,我要慢读、细读、精读、认真地读。以前不知道什么叫精读,叫抱着经典的书籍胡乱地啃,读得我牙崩血裂,头痛不止,现在知道了,要读出作者想要传递的思想,包括问题、立场、看法、思考的逻辑、时代历史的背景、其他细小分支的问题。还有很多,等以后慢慢总结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