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末,塬上的午后,清凉无比。偶尔还能听到几声蝉叫,音色嘶哑了许多。
妻和小远兮留在塬上老家,待上一晚。而我,骑车回小县城,回家陪女儿,她还在补课学习。
走到千高公路,急忙给文友晓荣回电话。也没大事,就是几个文友聚餐交流。我不好意思拒绝。
一路疾行,到了县城,已是夜色弥漫。赶紧上楼,一看女儿若兮在家奋笔疾书,心中甚是欣慰。心里记着聚餐的事情,就和女儿说了几句话,就下了楼,骑着车径直到了百岁鱼餐厅包间。
推开门,几位文友都在。一位精神矍铄,器宇轩昂的老人印入我的眼帘。他很有礼貌,见到我这位姗姗来迟的文友,立即站了起来,热情地给我打着招呼。我一眼就认出了他,他和我二十五年所认识的那位老校长的气质和风度,一点都没变。二十五年的峥嵘岁月,似乎在他身上看不到流逝的痕迹。他还是那样风度优雅,气质非凡。他的头发有些花白,但和二十五年前我认识他一样,头发倒背着,梳的一丝不苟。浓眉下的一双眼目,依然明亮有神,和多少年前一样,散发着深邃的光芒。
这位神采奕奕的老人,就是二十五年前我上高中的老校长。我愣了一下,赶紧过去握住他的手,兴奋地喊着老师、老校长。
二十五年前,我上高中。那时的我,还是个没有见过世面的农家少年。初入高中的大门,心里总会莫名奇妙的激动。二十五年前,能上高中,对于刚刚解决肚子饥饿的家庭来说,弥足珍贵。上了高中,我从山里来到了县城,从一个狭小的地方走进了一个相对宽广的空间。在这里,我不仅仅获得了知识和见识,更重要的是,我的世界里有了希望,有了走出自卑和贫穷的勇气和信心。
高中三年,留给自己记忆的东西很多,有些东西,至今还在我的世界里,散发出迷人的光彩。其中,老校长就是我高中生活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人物。记忆中的他,永远停留在高中时早上晨跑时的情景。那时候的他,一头黑发,浓眉下的眼睛,看人的时候,灼灼有光,似乎把人能看透。我们这些学生在跑操,他也在跑,速度比我们要快一些。他有一个习惯,跑着的时候,总和我们反着方向跑,而且,跑的时候,两只手随着手腕抖动,上下有节奏地活动着。我们这些学生,时不时在底下学着他抖动手腕,觉得有意思极了!
没想到,二十五年后,我这个当年的穷学生,竟然和自己当年的老校长坐在了一起。世事沧桑,日月轮回,到现在,我已是近二十年教龄的“老”老师了,岁月对我似乎关照多了些,给我留下了许多烙印。而我二十五年前的老校长,他精神十足,气质卓绝,这么多年来,一点都没变!
大家一番寒暄,坐定后,彼此交谈,因为志趣相投,气氛热烈。老校长健谈,和我们说起话来没觉得有什么困难。他很谦虚,总是不停地说着向年轻人学习的这些话。当他得知我写了一些文章后,极尽赞美之词,让我甚是汗颜。
言谈中,得知老校长年过古稀,退休在家,闲时看书写文章,生活充实而又知足。他说现在他已把写文章当成自己养生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乐在其中,妙不可言!
看着这位年过古稀的老人,我脑海里不停地想着青春这个词。我没办法形容眼前的这位年过古稀的老人,我只想把形容年轻人的这个“青春”一词用在他身上。我对老校长说,你活出了青春,活出了大境界!
聚餐时间不长,离开时,加了老校长的微信,今后将有更多机会请教他了。老校长还赠送了他所写的书,看着厚厚的书本,我心里满是敬佩!
回到家,迫不及待地打开书本,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随后,就写下这些文字,记下这个晚上的意外惊喜!
感谢老校长,让我又回了一趟二十五年的高中生活;感谢老校长,让我明白了什么才是青春易逝,岁月不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