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上海辞书出版社《分类名联鉴赏辞典》中,看到熊香梅先生为杭州西湖问花舫撰写的一副楹联:
试看他春如醉,秋如醒,合四时间变幻景光,尽消凝晴姿雨态,夕霭朝晖,雪映霞酣,星初月午,安排着诗酒琴歌,话南渡当年,过去漫牵无限感
恰好这山为迎,水为送,买一篷儿拓开怀抱,遍探寻邃馆岑台,回楼古刹,名泉秀石,宠柳妍花,狎玩些烟波鱼鸟,算西湖此日,到来俱是有情人
这一融历史厚重之感于优雅景致为一体的佳联美作,令人击节赞赏!感叹之余,不禁就想起我们成都名胜望江楼的那副奇联(上联):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相传这是清代一江南名士游览望江楼薛涛故居时,触情生情而作,可惜这位名士在成都住了半年,日日登楼,冥思苦想,却始终没有想出理想的下联,只得郁郁而去。直到1920年,什邡一位叫李玉的读书人在闲游时发现十邡珠市坝内有一古井,井旁有清代嘉庆年间的一块古碑,上书“古印月井”。李玉忽然想起望江楼那副清人联句,灵感顿生,乘兴拟撰了下联: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一百多年来,无数学人雅士纷纷前来应对,甚至在纪念望江楼建成130周年之际的2019年,成都还开展了楹联征集活动,但皆不如意。目前,也只有李玉所撰“印月井”之下联是被社会较为推赞的一副。
如前所说,在熊香梅先生之联及西湖名胜问花舫的激发之下,也在此学习撰得望江楼之下联:
问花舫,问花语,问花舫中问花语,花舫几时,花语几时
或许不如李玉印月井联语那么妥帖,但也算是应个景凑个趣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