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江东去有温情
在四大名著中,我认为《三国演义》是最暖心的。
《三国》开篇有首词叫《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相信这首词谱成的歌,经过杨洪基老师演唱之后,已经家喻户晓了。
其实,原来《三国演义》前头并没有这首词。因为这首词是明嘉靖时期的大才子杨慎写的。杨慎,被称为明代三大才子之首。他是一名典型的官二代,其父杨廷和是明武宗时的内阁首辅,后来与新皇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帝)因确定皇帝生父政治待遇的问题不合,父子两人先后被贬。
1524年,杨慎在被发配到云南充军途经湖北江陵,正好,一个渔夫和一个柴夫在江边煮鱼喝酒,谈笑风生。杨慎很是感慨,于是请军士找来纸笔。写下了这首《临江仙》。
从父亲被罢职,到自己被贬,原来一切的失落、愤恨在写完这首词之后,杨慎彻底解脱了自己。后为,他潜心著书,文、词、散曲及论古考证之作,涉及范围非常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将这些文章编辑成《升庵集》。因此,他才被称为明代三大才子之首。
为什么大家都认同将杨慎的这首《临江仙》放在《三国演义》之首,因为这首词最后那句写得好,“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面对再大的艰辛,我们都要笑对人生。这是普通百姓最需要的心灵鸡汤,也是咱中国老百姓最乐观的内在需求,他使多少人看淡短暂的得失,在低谷中再次起航。如果你还看不透,那么再请你去读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多少英雄豪杰,最后都灰飞烟灭了,整个三国史近百年,在历史的长河里,那真是一瞬间。这样,你就会想通看透了。
但是,我这里想说的,罗贯中的开头语意境更大气,更高远,更有深意。罗先生的开头是如何的?我们来看看这句话:“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十四个字,大家有没有感受到一种大气。特别是后八个字“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把世事、人生都总结透了。这句话延伸出的名言有许多,比如“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没有一个人可以永远陪着你走”,“珍惜你所拥有的一切”等等。
第二,罗先生开头这句话,其实还内含着一种“平常心”的大气。与这十四个字相比,杨慎的《临江仙》明显多了感愤之意。我们自己思考下人生,是不是最难做到让自己始终保持“平常心”。这也是中国最精髓的哲学“中庸”之道。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能够成为名篇,我认为最好的一句话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是范先生在人生沉沦之后的深刻感悟,它讲的不正是“平常心”吗。有人会有想法,认为老范最好的一句话应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呵呵,这句确实好,但这是在你解决温饱生存问题之后才考虑的,而且要能够成为像他一样的官员才去思考这样的问题。你知道老范是什么级别的官吗?知州,相当于现在的市长,告诉你中国十多亿人,只有600多个市长。估计许多人都不太可能达到这种位置。但是,能不能做到“平常心”,却是可能让你受益终身的。
在整部《三国演义》小说中,只要能够在重要时刻还表现出“平常心”状态的,都相当精彩。曹操杀童卓败露时的“冷静”,诸葛亮空城记时站墙头时的“淡然”,刘阿斗说出乐不思蜀时的“超然”,等等,这些人在做这些事或说那些话时,无不表现出了一种“平常心”的状态,结果也都成为了小说中最精彩的篇章。
第三,罗贯中先生的这句话,不是要我们看破红尘,只是要我们看透时势、看淡人生。看淡人生,并不是不用努力了,整天就去喝酒玩乐,嬉笑人间,而是要我们把握时势,顺势而为。天下大势,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任何人只有顺势而为,才能有幸福的人生。这个势,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其实就是一种马列主义的辩证观,要大家居安思危,转危为机。从历史的典籍中,我们没有找到有关罗贯中生平的记录,我们发现记载他个人事迹真是少之又少,而他写的好几本书却传了下来。从书里,我们可以发现他博才多艺,完全有经时济世之才,但在那个元末明初英雄倍出的时代,像他这样的能人,应该有用武之地。可是,他却大隐于世,埋头写作,将自己的思想、知识永传后人。
刘基,明初最伟大的人才,就是他同时代的人。结果是,他在辅佐朱元璋称帝之后,被朱元璋用药毒死了。与帝王只能共创业,不可共享乐。看透历史的罗贯中,也许早就看到了这些人的结果。所以,他选择了看透不看破,以另一种展示自己的方式,在那个乱世完成了《三国演义》等传世的宏篇。
罗先生,就用简短的开篇话告诉了我们最重要的人生哲学。也许你没耐心读完《三国演义》,但只要读了开头这句话,你就已经得到了先生的思想精华,你就可以受益无穷了。
所以我说,《三国演义》是最暖心的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