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篇篇幅还是挺长的。匈奴历史也比较悠久,尧舜之前就有一些部落。名称不一,部落有大有小,一直很难统一。他们过着游牧生活,善骑射,崇尚强者,和中原总是冲突不断。
文中关于汉以前的历史刷刷好几百年过去,中原势力强的时候,匈奴部落就被赶的远远的不敢进犯;中原混乱的时候,匈奴部落就趁机侵犯,掳掠一番就走。
汉朝建国初期针对匈奴的战争就不利,高祖居然也被围,不得已贿赂单于的老婆来解围。之后一直以和亲为策略换取和平。然而匈奴常常为了利益触犯合约,多次犯边。读这段历史总感觉汉朝守边将领比较命苦,动不动某某太守被杀。就算战场上没死,作战不利也往往死罪难逃。反观匈奴这边,打败仗也没啥,重新集结部队又回到权力中心。
汉武帝主战,一直颇受争议。因为这场战争既不能让汉朝开疆扩土,也没能彻底解决匈奴祸患,反而劳民伤财,损失无数将士。甚至有人觉得司马迁也发对发动战争。可我在太史公曰中并没读到这层意味。对于匈奴的背信弃义,司马迁无疑是鄙视的。但对武帝的指责,更多的是他不能做到任用贤能,而对这场战争的对错并没有着笔墨进行分析。
或许汉朝实力还不够强盛,不应主动发动大规模战争。但和亲明显也不是什么好策略,它带来的只是暂时的苟延残喘。短暂的休战,又何尝不是给匈奴备战的机会,再去抢夺一番。一味退让,岂不是消磨士气,如果让所有人都觉得匈奴不可战胜,消极备战,长此以往,还有多少热血男儿敢上战场呢。绥靖政策,往往只会助长侵略者的气焰,造成更深远的灾难。
文中对冒顿单于的故事叙述的颇为详细,他也是颇有手段。为了训练对自己百分百服从的部下,爱马,爱妻都是可以牺牲的。欲让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这一策略也被他施展的淋漓尽致。名贵的千里马可以送给对手,宠爱的妻子可以送给对手,但是国土不能让给对手一寸。冒顿再次统一了朝中的意见(只是有点血腥),对骄傲的对手给予致命一击。
关于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作战,李将军列传和卫将军骠骑列传叙述的比较详细。给我的感觉就是,打赢了封赏很丰厚,打输了或贻误战机基本死路一条,除非有钱脱罪。汉武帝每捧一个人,总在他背后放一个人取代他。可能这就是权御之术吧。匈奴固然要打,但万一将领拥兵自重就更恐怖。
匈奴有投降汉朝的,汉朝也有投降匈奴的。都有得到重用的,这一点我始终无法理解,怎么能够放心的,万一对方又反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毕竟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消磨对方斗志,让更多人选择投降。不过考虑到投降就被灭族的将领,也不难想到这就是钳制这些人的方法之一。汉朝的使臣,挺多有气节的。之前只知道苏武牧羊的故事,这次看到不少被扣押几年都不肯投降的使臣。使臣也挺命苦,那个生活路途遥远,出使一次可能路上就生病回不来了,或者直接被扣留,被杀。被扣留不是什么显贵之人日子肯定好不到哪去。
这些历史上留下姓名的人,尚且大起大落,很多郁郁不得志的。普通人就更悲惨了。所以我们究竟该怎样过好这一生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