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精神疾病的去污名化与精神病人的保护

精神疾病的去污名化与精神病人的保护

作者: 思求彼得赵 | 来源:发表于2021-01-02 00:44 被阅读0次

2021-01-02


image.png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4562

  • 「Schizophrenia」旧有的中文译名「精神分裂症」在人们尚未了解精神疾病知识之前,已经抢先一步为疾病带来了误解与污名。倘若缺乏精神卫生的知识,民众容易对精神疾病烙印恐惧与害怕。「精神分裂」字义带来的消极印象,更是许多可能或已经罹患精神疾病的民众「说不出口的恐惧」;隐瞒精神健康问题、拒绝求助或就医、中断治疗与复健过程……等。

台湾地区在2014年5月,正式将原先名为「精神分裂症」正名为「思觉失调症」即是为了去除污名。

2.过去一般大众对精神障碍者的误解,认为得了思觉失调症等同有伤人杀人的风险,但大多数的思觉失调症患者是处在畏缩、沮丧的状态,比常人更害怕受到伤害。

3.真正的「去污名」恐怕是要面对目前真实的社会中就是存在风险,其次是认清将思觉失调症标签为危险者,进行管控甚至排除并不能完全避免危险,不但无助于改善社会安全,反而更容易造成社会安全的破口。

4.污名化思觉失调症只会使病患更感到敌意,更难以寻求帮助而导致悲剧发生。

5.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Rollo May)曾说「暴力是无能的展现」,我们必须思索社会究竟要如何运作,让每一个个体都有机会不必感到无能与孤独,而不再有人需要使用暴力来证明自己。


http://news.cntv.cn/2013/07/24/ARTI1374670439461506.shtml
据美国专门研究精神疾病的网站Mindsontheedge.org介绍,目前美国正在探讨如何改进处理精神病人犯罪的方法,主要有三点意见:一是组建“危机干预团队”,训练警察更好地与精神病人打交道;二是组建“精神健康法庭”,由法庭决定将精神病人送进医疗机构,而不是监狱;三是组建“社区主动治疗”团队,为出院或出狱的精神病人提供精神健康指导和社会服务,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香港有50家庇护工场,为精神病人提供工作机会,在社区还有辅助就业部门,每位病人都在导师的辅导下参加工作。

纽约为此启动了一个项目,围捕城区里的精神病人,确保他们服用法庭要求的药物。《纽约邮报》称,警方设计了一个跟踪系统,保证那些最需要治疗的精神病人能去医院接受治疗。批评者认为,警方的做法违宪。

我们在为血案受害者感到不平的同时,不能忘了精神病人本身就是需要关怀的群体,他们更可能成为犯罪行为的受害者,而不是行凶者。只有保护好他们,不让他们生活窘迫,流离失所,我们才更安全。为此,家庭的关怀、社区的帮助和政府的兜底缺一不可。

L做了多年的学生工作,深知学生中这方面的案例及其处理之复杂。TA说处理这些事情对于自己孩子的教育同样重要。因为不止要向上看,也要向下看。了解普通民众的艰辛不易。
而这些问题的产生,一般与学生的家庭有关。正所谓: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这让人不禁联想起电视剧“都挺好”来所呈现出来的原生家庭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影响。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9237260229614328&wfr=spider&for=pc

正好浏览到如下的微信文章。极有同感。
https://mp.weixin.qq.com/s/9ZOysMZKWczT2EwBBgv49g

有这样一个词,叫“视网膜效应”,是一种聚焦错觉。就是当我们自己拥有一件东西或一项特征时,我们就会以为别人也拥有这件东西或这项特征。
当你陷入了这种聚焦错觉时,不妨寻找外部视角,用更广阔的角度看看这个世界吧。
见识不光是往上走的,还应该往下走。
当你尝试着去捕捉、了解自己不知道的角落,看过了真正的现实,你才会离那个充满优越感、没有悲悯之心的自己更远一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精神疾病的去污名化与精神病人的保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ois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