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接近美好
文/尘一粒
图片发自:尘一粒昨天上午最后一节课,我把《一百条裙子》这本书交到了茹姑娘的手中。她已经追着我问了两三遍“吴老师,我什么时候才可以读《一百条裙子》呀?”我不想打击她阅读的积极性,更不希望她阅读这本书的劲头热过去了,我就把这本书递给了她。本来这本书是打算在寒假网络共读的。
除了上面的原因外,我为什么把这本书给她读了呢?她告诉我“我自己把《夏洛的网》读完了。”她迫不及待的要读另一本,尽管教室里有其他的书。我在迫近放学的时候做了个简单的调查:《夏洛的网》这本书读了多少页?我是挨个问的,好多同学仅仅读了十多页,假期三天我是布置把这本书读完的!旭同学读了七十多页,怡姑娘读了一百多页,茹姑娘和我读完了全书。有几个同学报告其所读的页数,我就随口问了几个问题。文豪说他读了26页,我就问书中的老鼠叫什么名字,他回答不上来,是旭回答的“坦普尔顿”!文豪解释道“我不是一页一页地看,是随手翻着看。”我估计他也就是在我询问大家读了多少页时,他随手翻了一页便告诉了我页码。旭读了70多页,我问他“老鼠坦普尔顿的臭蛋是哪里来的?”他回答得很好“是母鹅送的。母鹅一共有八个蛋,只孵出7只小鹅,另外一个鹅蛋就送给了老鼠。”来姑娘读了13页,我问她是谁救了小猪,她很确定地告诉我“弗恩!”茹姑娘说她读完了全书,我想考考她“蜘蛛夏洛为了救小猪威尔伯,它一共织了几次字,分别是什么字?”茹姑娘有点匆忙“织了三次,第一次是王牌猪,第二次是了不起,第三次是……谦……”这是个陌生的词汇,我帮她回忆“是谦卑”。由此我断定,她确实读完了全书。但遗憾的是,她忘记了夏洛还织过一次“光彩照人”,当我刚说出“光彩”两个字时,茹姑娘便补充道“光彩照人!”我最后又明确了一下“夏洛为了救威尔伯一共织了四次字,第一次是王牌猪,第二次是了不起,第三次是光彩照人,最后一次是谦卑。”
图片发自:尘一粒了解了大家元旦三天的阅读情况,我心里有些许难受,突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于是我便读了该书《最后一天》的一节内容,也是整本书令我最感动的内容:
“你为什么为我做这一切呢?”它(威尔伯)问道,“我不配。我没有为你做过任何事情。”
“你一直都是我的朋友,”夏洛回答说,“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我为你结网,因为我喜欢你。再说,生命到底是什么啊?我们出生,我们活上一阵子,我们死去。一只蜘蛛,一生只忙着捕捉和吃苍蝇是毫无意义的,通过帮助你,也许可以提升一点我生命的价值。谁都知道人活着该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
我不敢确定这段话是读给孩子们听的还是读给我自己听的。读罢此话,我感叹“不读这本书,你就不知道夏洛与威尔伯之间的感情有多深厚?!不读这本书,你就不知道夏洛是如何解救威尔伯的?!不读这本书,你就不知道一只蜘蛛生命的意义,一个人一生活着的意义?!”我不确定这些话孩子们能否听得懂,我只是觉得有必要袒露而出。我话还没有说完,下课铃就响了。我看着大家“我依然记得同学们买书时的兴奋,书买回来是要读的,如果不读还不如不买。”(这是一句老生常谈无用之话)我把目光聚焦在茹姑娘身上“读书,不仅仅是读了多少书,而且需要思考,要学着边读边思。”说完了,这才放学。
图片发自:尘一粒回到宿舍,我看到桌子上前几天我们卫生室的陈露露医生给孩子们买的书。不禁感叹,从朋友们和基金会捐书,到家长们开始给孩子们买书,现今我们村子里的文化人给孩子们赠书,我们所有人都希望孩子们读书,可是大多数孩子并不能真正的坐下来阅读!这令我感到非常的遗憾。我随手翻了翻孩子们的午读笔记,良莠不齐,认真的依旧认真,马虎的还是马虎,这令我非常的苦恼。
前几天读《阅读史》,作者在书中写道“不管是哪种情况,阅读其意义都是读者:允诺或承认事物、地方或事件具有某种可能的可读性的是读者;觉得必须把意义归诸一套符号系统,然后辩读他的是读者。我们每个人都阅读自身及周遭的世界,俾以稍得了解自身与所处。我们阅读以求了解或是开窍。我们不得不阅读。阅读,几乎就如同呼吸一样,是我们的基本功能。”阅读的意义都在读者那里,阅读就像呼吸一样自然,就如同吃饭一样必要。只有翻开眼前的这本书,我们才能穿越这本书,我们才能丰富自己的生命,让自己有限的生命经历无限的精彩,让自己的生命朝向美好、接近美好。
愿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更加美好!阅读,这是一条接近美好的道路。
2018年1月4日 21:14
图片发自:尘一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