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简友广场散文
每日一读‖75 万古江河

每日一读‖75 万古江河

作者: L潇洒走一回 | 来源:发表于2023-01-27 11:31 被阅读0次

在数千年的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我所看到的十分有限,正如渚岸望江,有时看到波涛汹涌,有时看到平川缓流,终究只是一时一地的片段。假如用河流比喻,中国文化的发展有如黄河、长江。黄河、长江,源头相距不远,一向北流,一向南流。这两条大河的水系,笼罩了中国的大部分疆域,然后殊途同归,倾泻于黄海(黄河今注入渤海,但历史上也曾注入黄海——编者注)与东海。两条河的水域分别在中国的北部和中南部,界定了两种地理环境,呈现了自己的文化特色。黄河九曲,夭矫如龙,先是昂首北上,接着俯冲南下,然后迤逦向东,倾注大海,带走了万仞黄土,铺散在千里平原。天玄地黄常为中国宇宙的本色。黄河带给中国肥沃的土壤,也挟来一次又一次的洪患灾难。中国人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也积聚了文化的创造力。

只是长江水系支流复杂,多姿多彩,也许更近似文化长河的变化景象。长江源自巴颜喀拉山下的涓涓细流,先流向西南的深谷,袭夺金沙江,再流向四川接纳沱江、岷江、嘉陵江,汇集了西藏甘青的灵水,始成洪流。从此,大江东流,在冲破大巴山的拦阻时,奔腾叫啸,两岸峰高及天,神女雾掩,巫峡云遮,藤萝垂碧,滩险水急。江水又东,出峡之势,一泻千里,奔入湖广丘陵湖泊,于是浩荡奔放,始成大器。江水又东,一路收容湘资沅澧,以及赣江、清江带来的南方雨流和汉水带来的中原黄土,更有雍容广大的气象:星沉平野,月上东山,远树近山,江渚沙洲,美不胜收。自此东下,江水浩瀚,日月出入其中,隔岸但见山影。过了南京,遂与海通,广陵夜潮,石城汐止。江海相拒相迎,进退之间,或则江水积淀成洲,拦江截流;或则江流冲刷,裂岸崩石。终于大江倾泻入海,一时还不能与海水融合,俨然是蓝色大海中的一条绿色潮流。有大江带来的水流,挟来的数千里泥沙,海洋始能成其大。百川朝宗,天下众流都在五洋七海中泯合,无所区别。中国文化从源头的细流始,长江大河一路收纳了支流河川的水量,也接受了这些河川带来的许多成分,终于汇聚为洪流,奔向大海——这一大海即世界各处人类共同缔造的世界文化。

(摘自湖南人民出版社《万古江河》一书)

相关文章

  • 万古江河

    又是一部梳理中国历史的书籍,《万古江河》从夏、商、西周开始一直到明清近代梳理了一遍,这次是以地缘地貌以及文化的交融...

  • 万古江河

    今天听刚刚听了新讲的书籍万古江河,先说个听完的感觉“意犹未尽”。 这本书的实体书很厚,樊登老师用快进的方式把这本书...

  • 《万古江河》

    这是一本贯通整个中国历史的大著作,所以,很多我们熟悉的细致的历史事件就不在这本书的讨论范围了。但是从一个大视野上了...

  • 《万古江河》

    读书感悟: 中国的中国 欧洲的板块细分,而中国的版图几乎没有散开,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的原始文字是象形文字,地区方...

  • 万古江河

    人们爱说“以史为鉴”,可往往还是会重蹈历史的覆辙。历史本来就是偶然中的必然,如果长点心思就能创造历史的话,那就没有...

  • 万古江河

    读书笔记:黄河 人类文明的发展起源大都与河流有关,因为水是万物生存不可缺的因素。 黄河九曲,带着万仞黄土,平铺了多...

  • 万古江河

    2022.07.26 星期二 上海 大太阳 很热/傍晚下大雨(34℃/40℃) 时光匆匆,岁月匆匆,就像大峡谷的小...

  • 《万古江河》

    中华文化历史脉络的普及读物,但读着总是缺少一种独特而令人印象深刻的见解。以下文字仅作摘录: “在数千年的中国...

  • 2018.11.23🍓 The One🍓

    【每日一写】 横不够横,竖不够竖。 【每日一读】 《菜根谭》 事业文章随身销毁,而精神万古如新;功名富贵逐世转移,...

  • 《论语》每日一读75

    《论语》里仁篇第四9 【原文】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大意】孔子说:“读书人立志追求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日一读‖75 万古江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olq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