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知其故

心知其故

作者: 桉子哥哥 | 来源:发表于2024-02-27 21:24 被阅读0次

    第七章第三节/“样本”类型的选文

    1.活动性,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样本说”指的是“教材的性质同于样品,熟悉了样品,也就可以理解同类的货色。”他认为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怎样读、怎样写的“方法”。怎样读、怎样写当然首先是知识,得“心知其故”。然而在叶圣陶看来,知识是随着技能走的,而技能又是随着“选文”练的,怎样读、怎样写的“知识”从语文课程内容研制的角度讲,维系于被选用的这一篇“选文”。就是说选文是学习的“媒介”,进行练习的文本,是我们获得知识、养成习惯的凭借。但是相比较定篇和例文,样本有一定的活动性,可能说它所蕴涵的人文价值文化价值相对没有那么高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它所传授的知识,我们从中习得的读与写的方法。就像《乡下人家》这篇文章,我们可以学习它的“画面感”的写法,以及最后一段“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的总括性写法。当然这样的样本学习是可以活动的,比如说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可以根据需要调换上课内容,二下中,我们可以先上《找春天》去一起找春天,然后再学习古诗二首,在乡村感受春天的朝气蓬勃。

    2.以生为体,样本学习是以生为本,根据需要来进行教学。与“定篇”一样,作为样本,一篇选文也要同时教学与教学相关的许多方面。但是,那许多的方面主要不是来自选文本身,更不是源于权威——无论是专家、教材编撰者还是教师——的阐释,究竟教学多少个方面、哪些方面,除了依据样本之外,主要取决于学习者读与写、文学鉴赏的现实状况。样本说的课程内容,是不能事先约定,随着技能的增多,随着对“知识”的经验增加,按照叶圣陶教学论系统的逻辑,所教学知识便会逐渐减少,最后,减少到几乎用不着再出现新的知识了,这也就是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在教学论设计上的体现。这让我联想到张无忌跟着张三丰学习太极剑,记住了多少,什么都没有记住就是学会了。化有形为无形,才算是内化于心。

    但是样本一味地以生为本也存在缺陷,为了实现我们的语文核心素养,必须要有定篇式的学习,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巩固学生的价值观。所以我们要抓住主流价值观,依据核心素养来教学,这样才不会走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知其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olx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