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此心当有归一处,举手投足不离禅!

此心当有归一处,举手投足不离禅!

作者: 海观居士 | 来源:发表于2019-04-14 14:04 被阅读0次

禅这个字,现在快成了人们的口头禅了。

六祖慧能说:“内不乱为定,外离相即禅”。

禅是我们精神锻炼的活动(或者体证工夫)。目的是通过锻炼,让我们的心能够清净下来,看清楚事物的实相,解开身心的结缚,开悟而生智慧。

禅有四禅+五定: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空无边定、识无边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空无边处定。

以修止为主之初禅:寻、伺、喜、乐、一心

修止观双运之初禅:觉、观、喜、乐、一心

前者比较适合在一个禅修的环境里修习;后者则可以在动中修禅:坐卧行走皆可在禅定状态,我认为只要身口意能够不急、柔软,即可能得清净如实观。若清净如实,则应对自然敏捷,不仅自渡,亦可渡人。

孔子行之以礼,心不离仁,不忧不惧,不受干扰,弦歌不断,孔子实乃常定、深定于“仁”。自度度人,普度众生,裨益后世。

阳明龙场悟道,知行合一,良知朗照,须臾不断。面对各种错综复杂的状况,内心清净如实,洞若观火,了然自若。应对清清楚楚、十分机敏。其心深定于“良知”,并以“致良知”之教普度众生,裨益后世。

进入禅定状态则可以如实观,如实观则可以生智慧,了悟生死!

如果人能不受身体、心理、境相障碍,则能看清实相:时时如实、事事如实,当下回应,行为得当,从心所欲不逾矩,再无颠倒梦想,那么此人即是佛。能够冲破身心的障碍得如实观,当下即是佛,天人师。

人生哪里不是禅?

此心当有归一处,举手投足不离禅!

此心当有归一处,举手投足不离禅!

相关文章

  • 此心当有归一处,举手投足不离禅!

    禅这个字,现在快成了人们的口头禅了。 六祖慧能说:“内不乱为定,外离相即禅”。 禅是我们精神锻炼的活动(或者体证工...

  • 书摘20190624

    立禅:心无所往,湛然见性,体用如如。 行禅:万法归一,一归何处,有者个在,又凭么去。 致病之由,皆不离于色相。 走...

  • 五绝.夜思

    夜坐清繁绪,归思复向禅。 明心当自用,何必与人言。

  • 而立诗

    昨日奋蹄去, 明朝抵角归。 知行合一处, 此心映春晖。 三十岁生日纪念

  • 此心归处

    “和一个人在一起,如果他给你的能量,是让你每天都能高兴得起床,每夜都能安心得入睡,做每一件事都充满了动力,对未来...

  • 此心,归何处

    暴雨过后的七月,云绽初晴在公园里,紫薇是新宠淡红色或紫色的花瓣,如细小绸缎扬着骄傲的头颅 一枚小小的红叶,掉在宽草...

  • 《心归此镜》

    《心归此境》 盛夏,白天愈加长了。 漫长的夏天, 在早早醒来的晨曦里, 在傍晚久不离去的黄昏里。 熟悉的,陌生的,...

  • 菩提

    心生千万相, 念念不离禅。 烦恼一消逝, 菩提即现前。

  • 心归当处

    2021.12.13 心归当处 很多心灵鸡汤文章里面都说,人要活在当下,确实如此,鸡汤总归还是有营养的,虽然他们未...

  • 承德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 临芳墅2

    临芳墅2. 清代: 弘历 别墅水之涯,清华复静美。 团团榆槐阴,罗罗花药蕊。 偶憩如久居,心恒不离此。 不离此缘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此心当有归一处,举手投足不离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ooj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