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二节组织传播
一:组织与组织传播
(一)组织的概念与结构特点
组织:人们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各自承担不同的角色分工,在同意的意志之下从事协作行为的持续性体系。
辨认一个群体是否属于组织主要看这个群体中的否有一个统一的指挥或管理系统。
组织有以下结构特点:专门化的部门分工;职务分工和岗位责任制;组织系统的阶层制或等级制。
(二)组织传播及其功能
组织传播是指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包括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
组织传播的功能:总体功能就是通过信息传递将组织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以保障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组织生活的生存与发展。它既是保障组织内部正常运行的信息纽带,也是作为一个整体与外部环境保持互动的信息桥梁。
组织传播的功能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决策应变;形成共识
二:组织内传播的过程与机制
(一)组织内传播的正式渠道(体现成员“组织人”的特点)
指的是信息沿着一定组织关系(部门、职务、岗位等)环节在组织内流通的过程。其传播形式可以分为两种,即横向传播和纵向传播。
横向传播双向性强,互动渠道畅通。纵向传播则有单向流动的性质,根据信息的流向可以分为上行传播和下行传播。
1.下行传播,即有关组织目标、任务、方针、政策的信息,自上而下得到传达贯彻的过程。
2.上行传播,即下级部门向上级部门或部下向上司汇报情况,提出建议、愿望与要求的信息传达活动。
3.横向传播,即组织内同级部门或成员之间互通情况、交流信息的活动,其目的是为了相互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平等的协商与联络是传播的主要形式。
(二)组织内传播的非正式渠道(体现成员“社会人”的特点)
非正式渠道,指的是制度性组织关系以外的信息传播渠道。非正式渠道中的传播主要有两种:组织内的人际传播(成员工作之余的交谈);非正式的小群体传播(联谊会中的信息交流)。
非正式传播有以下几个特点:交流的信息广泛(不仅涉及组织任务本身,而且包括个人私事、兴趣等);交流的双向平等性(上司和部下作为普通成员加入);本意交流和情感交流的成分多(自由性和平等性人们更容易说真话)。
(三)组织内传播的媒体形式
1.书面媒体。指以文字形式书写的文件、报告、信息等等。
2.会议。
3.电话。
4.组织内公共媒体。比如一些大企业的社内报、闭路电视系统等等。
5.计算机通信系统。
三:组织外传播及其形态
组织外传播的过程是组织与其外部环境进行信息互动的过程,它包括信息输入与信息输出两个方面。
(一)组织的信息输入活动
信息输入:组织为进行目标管理和环境应变决策而从外部广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活动。
以企业组织为例,凡是与外部保持联系的部门和员工,可以说都是企业组织伸出的信息触角,都担负着一定的信息收集功能,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等等也是重要的信息来源。现在企业中一般设有专门从事信息收集和分析活动的部门,如调查室、计划部、市场调查部、营销部等。
POS系统(销售数据系统):提供准确的实际数据,其可信性远远高于概率性的问卷调查或市场评估的结果;提供的是最新数据和实时信息,最能反映市场的现状及其变化。
(二)组织的信息输出活动
信息输出:组织任何与外部有关的活动及其结果都带有信息输出的性质。
组织的宣传活动(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信息输出):公关宣传、广告宣传和企业标志系统(CIS)宣传。
公关宣传:组织为了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建立和保持和谐关系而进行的各种宣传活动。如捐助社会公益事业、举行形式多样的地方联谊、交流活动。目的是广泛取得社会的支持与理解,为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
广告宣传:商业广告(企业形象广告和促销广告)和非商业广告(公益广告、意见广告)。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是企业组织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广告不仅可以提高企业和商品的知名度,扩大企业影响,而且具有直接的促销效果。
企业标识系统宣传:CIS活动指的是企业组织使用统一的象征符号系统来塑造、保持或更新企业形象的活动。企业标识系统一般由三个要素构成:企业理念与价值标识;行为规范标识;视觉或听觉标识
网友评论